单位误人

分类: 杂文 |
一辈子居单位,退休宴上致个答谢词,寥寥几句,便可概括一生。大成未必有,却乏善可陈,大败不至于,亦乏恶可陈,也无风雨也无晴状态。
的确如此。单调琐碎的日常事务,日复一日,转眼便想不起其价值所在,直怀疑是否需要这么个岗位。既设立,从此离不了,前任去职,后任接替,其合理性源自习惯性,即便主管,未必知其职能。捧着文件夹,楼道里次第敲领导的门,却也不简单,首先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还需做到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谦卑而不屈膝,恭维而知分寸,没有出口成法的权力,却有点头哈腰的耐性,即便之前为同事关系,一夜之间,百里之遥,上下级地位必须分明。凡人到位,凡人升迁,下意识考虑的是与自己的关系。兢兢业业加规规矩矩,口风严实,闲谈只论天气不论人,懂得眼色,刻意的笑容写在脸上。俯仰接触,耳濡目染,当然也能在过程管理中指出纰漏,履职尽责地制造困难,让人感到适度的不好受。没有阶级有阶层,凑上去的社交,不会有效果,不可蠢到以认识时间的长短,衡量交情的深浅。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你已模糊了形象,别人当然也记不住你,这样的角色,哪个单位的槽头都卧着一群。即便同事,热络寒暄的背后,实则一片冷漠,但凡离开,物理联系中断,从此失去一位在世的“友人”。
既定利益驱使,也为适应机关氛围,明事理,知进退,强迫自己丢弃热血之情、公义之心,被规矩过的天性,从此没有爱意的表达,没有愤怒的抒发,没有拒绝的勇气,鲁迅便说“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规矩通过约束作息,而约束行为,约束习惯,进而约束思路。习惯于这般人生后,审美随之变,与规矩挂钩并接受其评价者,方感得体,而不知自由才是真正的美。不提出世,不提入世,有同事没有朋友;未见功劳,而有苦劳,无激情也无怨言。不吭声并不意味着活得顺风顺水,吭声也不表示一定身陷水深火热,区别只在是否沉得住气。得意事来,处之以淡,热问题需要冷处理,失意事来,处之以忍,冷问题或可热处理,让察言观色者察不到观不出,便是维持了一份体面。
栖身某个角落的文件堆里,将一生与卡位融为一体,承平时期的平庸,大概如此。越想证明自我,越会失去自我,心里一直难过,单位误我,我何尝没有误单位,内心不兼容的两种力量对冲,极易造成心理的不适,喝酒的后果是作诗,诗里满是苦楚的人生况味。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远处是风景,近处才是人生,虽如此,决定自身的不是既往的经历,而是赋予经历怎样的意义。谋生辛苦,热爱便不同,岗位自豪感油然而生,即便没有什么存在感,退休时,甚至恋栈不愿离群。毕竟耳听的秘闻,知晓的内情,无需渲染,讲出来便是故事。然体制内与社会化,有着一重隔膜,一旦离岗,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