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梅萨藤独居日记智慧思想 |
分类: 读书笔记 |

首先,她不搔首弄姿,她很自然,写写身边所见花鸟,写写气候和景色,没有把过多视线放在自己身上;写自己也是思考,写诗,会友,种花,都是客观存在,而不是过度渲染;她是诗人,作家,她有她自己的思考,所有的日记中,都有富于智慧的思考,所有,并没有自恋之感。
关于独居,我读来太有共鸣,也敬佩她的智慧和坦诚,而我很多时候不愿将这些表达太多,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自己不好。从她的坦诚中看出,这是很多独居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恐怕也是很多人经常遇到的问题。
“心情变幻无常,早晨起来是天堂,一小时后就到了地狱。“乏味无聊和惊慌不安是独居必须要对付的两个魔鬼。”
她写了很多对独居的意义有深度的思考。“一个人用来对付这完全孤独的生活的途径也是一个人变得成熟的途径,是一个人心理上的伟大旅程。”引用荣格的话:“一个人靠着想象光明是不会茅塞顿开的,而是要从黑暗中悟出道理。”
引用莫斯塔特斯的《孤独》里的话:“我开始认识到孤独不好也不坏,独孤不过是一种集中和无限的自我意识,一种诱发全新的感觉和意识的起点,这会导致一个人从根本意义上深刻地感触到自己的存在和别人的存在。”
“作为一个作家,能够记录她灵魂的苦行的来龙去脉是值得欣慰的,人在黑暗中,想到沿岸礁石岛上的灯塔的守望时变有了慰藉。”她看到了自己记录的意义,对自己的记录有着清晰的定义,这也决定了书里内容的深度,高度,而没有流于清浅。
她对自己的情绪进行了梳理。这是从黎戈那里看到,而我自己没有悟出的,但是,觉得有意义,在这里结合黎戈的观点,进行整理。
她对自己的坏情绪进行很多的疏导。这些不仅对独居者有启示,对任何人都有启示。一是做些小事情,比如,浇花,添鸟食;写信,写日记,把自己的情绪袒露;有时是约见朋友;有时是工作,有时是对比疗法:“如果我有十个孩子每天早晨要去学校,在他们放学回归来前我有一大堆衣物要洗情况会怎么样?”“再有就是每天有意识地创作一些不同的事情来做……每一天,每一天的生活,都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
“你今天早上得到的工作奖赏是整理酒柜。”她重视整理对心境的改变。“在清洁和整理的行为底下蕴含着一种神秘的意识,因为用爱心所做的一切事务本身有着更多的意味,带着某种天体秩序般的协调的美。”
“但是风暴,痛苦正如此一样,大概有它自身的真谛。所以有些时候,你只得忍受一段压抑的时间。如果你熬过这段时间,留心它的袒露与需求,你会得到一种启迪。”
“我一直在考虑这个事实,即不管生活中出现什么样的可怕的风暴,只要你生活坚实稳固,你就会受益于它而顶住可怕的风暴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专职的工作可以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心理负担中的时候,常规的生活是他们得到一种缓解。而我则不得已不为自己开创一条路。”
黎戈说“她的美得自收拾和整理内心。”这是个美好而独特的说法,对坏的情绪进行疏导,对独处的时光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是我理解的她的整理。
书读来有味的一大原因当然还在于她的思想性。独到的思想比比皆是,加上她引用的他人作品,可谓迎接不暇。
关于爱情,虽然她是同性恋者,但是,不影响她对爱情的真知灼见。“爱情对一个人升华最起作用的因素之一是,因为爱情需要我们去“接纳”那个陌生的人,去理解他,去让这种关系的设想附诸成效;同样也需要我们的自我节制与宽容,如果爱情是热烈的,它就更具有烈性与危险性,迫使我们走得更深。伟大的艺术作品也同样如此……”
“……有什么高需求的环境能比任何形式的爱对我们的生存发展更能起作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能比维持一种能使我们道出内心最深的隐秘和倾诉内心最深处的感受这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非常正确的纯洁的解释,正确得让我们都不敢直视——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了。它也纯洁得让我们不好意思直视。
关于艺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两性兼容——也就是女人身上有男性,男性富有创造的躯体中蕴含着女性……我还同意超常的女性像超长的男性一样可能有位置偏移,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具有异常的理解力的人接近分布范围的中心。”这个观点我同意,她没有说到同性恋者,我觉得同性恋中伟大的艺术家就是这种中心类型。
“他身上有着某种闪光的东西,是那样稀有,那是一种真正的欢乐。这在各类的艺术家中极其罕见。而且,据我所见,那些能够如此且确实表达出这种欢乐的人往往又有着欢坎坷的经历……它所表现的是与人共享而不是拒人千里之外,是近乎一种祈愿祝愿的欢乐。”这让我想起了安徒生和格林(俄罗斯写《红帆的》格林),这些能给人真正欢乐的人,真的是有着坎坷经历的人。应该是坎坷与不幸给了他们更为柔软和善良的心灵,他们的欢乐都在梦想中,所以,有一种祈愿的感觉。
其他。“现在我们仍然能做到的事情,像烹调(尽管有冷冻快餐),编织,种花弄草,总之任何不能仓促而半的事情已所剩无几。而这些事情都是具有特殊价值的。”“也许耐心是我们学会的最后一桩事情。”
“与其讲究屋宅派头不如使人的生活更叫充实丰富,蹲在桌上的猫朝外望着,一盆含苞待放的鲜花,四处散乱的书籍。”
这本《独居日记》是国内出版的梅滕萨日记中的一本,还有三本,一直比较畅销。豆瓣上评分也不低。其实,就是一个女同性恋者60岁到75岁的独居日记,听起来似乎寡淡无味,可读起来却真是爱不释手,准备把后面的三本都一一买来。思想,智慧,文化,就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