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庆邦短篇小说》阅读笔记

(2021-03-21 09:55:41)
标签:

刘庆邦

抒情

欢乐

赋比兴

分类: 读书笔记
《刘庆邦短篇小说》阅读笔记

 1
对当代小说没好感好多年了,尤其农村题材的二狗子的婆姨之类的,充满了恶劣的印象。故事情节不吸引我,语言也太粗糙。但刘庆邦给我的印象一直不错,他的风格比较抒情,语言细腻,是我喜欢看的类型。
 
《手艺》写了一个会锔碗的老头。写他晚年生活,“他家房侧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竹子长得很不错……竹雀在林中叫,一阵风吹来,风也在竹林叶间叫。”“春来时,满园的梨花如雪,落在地上花瓣也如雪……在天气不热不冷的情况下,他还喜欢在梨园里过夜。躺在床上,他能闻见花的香气或梨子的香气。”
 
全本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梨子的香气。这是汪曾祺抒情风格的延续,符合汪曾祺的思想,要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欢乐”,尽管生活有时不欢乐。
 
其他的小说里,细节也非常多,织布的细节,纳鞋底的细节,蜜蜂采蜜的细节,使小说细节显得很饱满,也很有生活气息,抒情气息。
 
我提醒自己,写小说,一定要细心观察生活,二是写的时候,别忘了抒情气氛。即使是写煤矿的生活,写那些很现实很尖锐的东西,没有这些优美的质素的时候,他的语言风格我也不烦,他仍然是注重写细节,写形象,不空,不玄,不飘,能感到他那颗谦和的,平静,真诚的心。心不粗糙,写得文字就耐读,事物的发展就有节奏,人物的面貌,就不是草草带过,整篇小说就不粗糙。
 
这本也选了几篇他写的城市生活内容的小说,我看都不太好。他生在农村,有是个偏文弱的人,即使进城的年代超过了他在乡村的时间,写的仍没有乡村鲜活,不动人。

 2

《刘庆邦短篇小说选》是点评本,后面的点评我也非常喜欢看。任何一种事物的规律写出来都是美的,写作技巧也不例外,即使是一个没有写作想法的人。
 
李洁非的《虚写之致》看了几遍。写到虚写。“所谓‘虚写’,便是回避,避实就虚——有此一事,偏不直铺直陈,点到即止,而转述其他,为什么呢?这是文章之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是《毛诗序》里的一句话,文章的基本道理基本都在里面。文学不是说事,把话直截了当说出来……比之于让人接受一个道理,更重要的是从情感上打动人,与世间万物同悲喜。这就叫“情动于中”,然而,这个情却不会自己跑到读者心里,因此必须‘行于言’,这就是融化为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语言的艺术方法丰繁多样,约而扩之,则不出‘形象化’三字。”
 
就是说,不要直接讲道理,要通过尽量要通过描绘人物形象,景物,气氛来使读者“进入”到小说中去,身临其境……
 
 下文谈到了“赋比兴”,我的基本功实在太差,这么基本的东西也得琢磨一会儿。“赋比”全都能理解,唯有兴还差一些。“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查了下,“风雨凄凄,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种兴起到是渲染气氛的作用,但是,也有的,“兴”没有这样的作用,“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与下文子车家的儿子给秦穆公殉葬没有直接关系”。这种情况,“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那就是说,有的时候,需要描写一些美好的具体的事物,把读者吸引过来,进入到一个美好的艺术世界里……
 
“比兴”手法都属于虚写。“思想感情要是真的,但是,表现起来,要学会虚写。这个虚字,实际上讲的就是小说对于叙事要有种种技巧上的闪转腾挪,和形式的机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