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聪二则

(2021-03-20 19:21:57)
标签:

傅聪

和谐

上海

姻缘

分类: 随笔

 

 傅聪二则

1

天起得早,取下充了一夜电的ipad,昏暗的灯光里,看到了傅聪患新冠去世的消息,心里一惊。

傅雷夫妇当年走得很决绝,令世人心痛,但一想到《傅雷家书》,傅聪和傅敏,心里就踏实了些,仿佛看到童话末尾处:“公主王子从此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似的,觉得傅雷的家书培养出的两个好儿子己经稳稳地接住了这个世界,这世界又能活过来了。

可没想到的是,儿子也是会老的(傅聪己86岁),会死的,艺术家也会染上新冠的。

看傅聪的照片,白话讲“好看,顺眼”。楼适夷1979年见到归国参加父母安葬仪式的傅聪,写到“从形象的朴实,见到他精神世界的健壮。”老了以后的傅聪看起来更好,有一种大陆男人身上罕见的清新优雅。那是赤子的心灵被艺术长期滋润的结果。那是没有虚度一分钟,在爱与美的世界里和谐充实地活过了一生的结果。

傅聪二则

2

《傅雷家书》里经常提到傅聪的第一任妻子弥拉。她是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女儿,两人后因文化背景差异较大而分手。


其他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今天看到傅聪去世的消息,才知道他后来的婚姻状况: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位韩国驻外大使的女儿,这次婚姻很短。

第三任妻子是中国人,卓一龙,祖籍厦门,1940年出生于上海(傅聪1934年生人),1946年随父母回鼓浪屿,又去香港,后去英国,也是一位钢琴师。两人1975年相识,第二年结婚,在伦敦平静幸福地生活到最后。

感到了命运与婚姻的奇特:它似乎诡谲,但又明朗。两人都出生在上海,年龄家世都相仿,这时他们的距离是近的,可是,不久,她随父母回到了故乡故浪屿,又去了香港、英国;傅聪也离开了上海,去了波兰,两人越走越远

傅聪离开了波兰,去了英国;卓一龙离开了英国,去了美国,又回到了英国

1975年,两人终于在罗马尼亚钢琴家拉度•罗普家相识了。月下老人应该无声地笑了: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遇见了。

他们都是在中国出生,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有共同的专业背景,共同的职业,近乎同龄,在中西对抗的冷战年代,这种相遇和相识更是弥足珍贵了。

绕了大半个地球,这两个1940年代上海出生的两个小孩相遇了,结合了,开始了他们美满的姻缘。偶然中包含着必然,命运女神刻薄又宽厚,幸福永远属于那些诚实生活着的好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