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博拾零

(2014-12-12 13:41:35)
标签:

国博

陶俑

永恒

人道

分类: 博物馆系列

                  国博拾零

    安静的时候来国博,总是很感慨,国博的确是该免费,对每个中国人,“张王李赵遍地刘”的百家姓的后人。来看看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劳作长眠的先人,五千年来创造了怎样辉煌的文明,来看看他们对现世的留恋,对永恒的期盼,对美的探索和诉求……

 

    如今来国博,没有了原来的焦虑心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慢慢地看,一点点地看,也许,也比全部地看,总结一个高大上的主题,更有收获。

 

                    国博拾零

     东汉击鼓说唱俑,1957年成都大同山出土。这个说唱俑实在很著名了,很多的杂志上都登过他的照片。实在生动,仿佛已经听到了他说唱的声音。但今天,我注意到了他额头上深深的皱纹,透露了岁月的沧桑和他人生的艰辛。这个说唱俑,也是戏子的一种。也想起了郑智化《水手》中的那句歌词。“生活就是在演戏,说着言不由衷地话,戴着伪善的面具。”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本质就是戏子,为了金钱与功名,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那种心酸与无奈,和两千年前的这个说唱俑,是一样的。


                   国博拾零

    十二支铁灯,西汉洛阳沙沟出土。它生了锈,那样黯淡,也难怪,它已经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年。可是,它的袅娜,它的轻盈,它的委婉,它的美,是挡不住的。它可以叫十二支铁灯,也可以叫“美与永恒。”

                                                                             
           国博拾零

     手镯,还有项链,高足杯,隋,大业4年,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文字说明里介绍这些展品的主人是卒年九岁的贵族少女李静训。手镯来自阿富汗地区,项链是北印度制品,的确,都不太大,小小的,有一些稚气。这是个生在富贵之家的女儿,她(李静训的外祖母是隋文帝的公主,周皇太后,喜欢她,把她自小养在宫中)的离去应该使她的父母很悲伤难过,他们给了她丰厚的陪葬,但是,富贵不能使人永生,长寿也不能使人永生。九岁的她,和后来逝去的,寿终正寝的父母,亲人一起,都成了时空里的匆匆过客。

 

              国博拾零


       金步摇,蒙古头饰,北朝。内蒙古达尔罕茂达安联合旗出土。北地冬季漫长,景色萧杀,人们更盼望春天,因此,金步摇为花瓣形状。富贵但不逼人,简约但不单调,丰富但不繁缛,一切都恰到好处。所以,它成了文物,千百年来静静地在那里期会那些和它心心相印的人。

             国博拾零

      
     

        国博拾零

 

      唐代陶俑,生动至极。仿佛已经感到丰腴的仕女的体温,鼻翼两侧皮肤的细腻,参军戏佣互相揶揄的对话。既有西方雕塑的真实立体,也离不开中国文化极为擅长的写意。简洁里蕴藏着丰富,沉默里隐含着声音,“无”里面包含着更多的“有”。这也许是外族人永远体会不到的一种含蓄委婉,千回百转。

 


               国博拾零

                 国博拾零

                 国博拾零

    1958年陕西鲜于廉墓出土的胡人俑。第一张称昆仑人,今天东南亚一带人。这些胡人都是当年长安城里的外国商人,留学生,宗教徒,可见盛唐的开放与繁华。孔子说,理想的政治是“近者悦,远者来”,用来形容当年的唐朝和今天的美国,都是合适的。

            
                  国博拾零

 

                    国博拾零

       我很喜欢这些唐代陶俑,它们远远胜于壮观的西安兵马俑。它们或是尊贵,或是卑贱,但是,都是有着喜怒哀乐,倨傲,恭顺的的表情的生命。看到了他们,其实是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生命存在,也就和他们有了感情交流,有了这些感情,才可能有人道与人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关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豆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