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角

(2014-12-25 18:56:05)
标签:

豆角

童年

丰饶

夏季

分类: 随笔

                      豆角

    北京人叫它扁豆,南方人叫它四季豆,我们家乡叫它豆角。到北京之后,经常有人说,扁豆要炒熟啊,不炒熟是有毒的。这在我家乡很少听到。我想,大概家乡的豆角从来都是炖着吃,加了汤,盖了锅盖,是不可能不熟的。

 

     我一直很喜欢吃豆角。但是,我炒的豆角,怎么都不如父母炒得味道好,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先是爆炒,豆角变绿了之后,添水,加上锅盖,但是,豆角吃起来,总是有点生的感觉,没有当年家里吃的感觉,我一直认为是豆角品种或者反季节的原因。但我还是爱吃,爱买,连市场卖菜的,都知道我经常买”白不老“。

 

     冬天有了时间,每到炒菜之前都在微信上问问厨艺精湛的好友,他告诉我豆角不要爆炒,而是要小火”煸“,煸好后再加水盖盖。我听了他的话,炒了两次,果然不错,终于找到了童年的感觉,家乡的感觉,心里十分欣慰,有种着陆的感觉。

 

     上次小友远远回国,来我这里,我给她炒的就是豆角炖土豆,买的发面饼,她很高兴地说,这个菜太和她的胃口了,小的时候,她的奶奶经常这么做。这当然也是我爱吃的。关于童年的口味,我们很少交流,大概是觉得这个话题太不重要了,但是,这一次,却颇有些感慨。

 

      豆角是家乡太常见的蔬菜了。吃的时间很长,大概从一进夏天开始,一直到老秋,它都是餐桌上极为常见的菜,因为它的寻常,它的皮实,产量的大,它的价格,到盛夏的时候,是非常便宜的,以至于过去的精明的主妇,都在这个时候买上些豆角,用线穿起来,晾在外边,到了冬天过年的时候,吃干豆角炖肉。

  

       想起豆角,就想起故乡的盛夏,晚饭经常是吃土豆炖豆角,再加上几勺炖好了牛肉,小的时候,母亲还往里加“浮油”,(牛油或羊油),那样的豆角更是绿得发亮,土豆也是绵软入味,非常香:有时是锅边贴了一圈花卷,有时是笼屉上蒸了馒头,这叫“一锅熟”,省时,省事又好吃,记得那时,每顿都吃得很多,吃得满头大汗。到了夏末秋初,豆角颗粒饱满的时候,豆角粒淡口吃,也很好吃;舀点炖豆角的汤浇在米饭上,仍然好吃。东北寒冷的季节较长,估计为了方便加热,很多菜都讲究“炖”。我喜欢炖的感觉。即使炒的火候不够,炒得不耐烦,炖也能弥补一些。放着小火,盖上锅盖,里面会传出那种含蓄又热烈的声音,那暖暖的,现世的声音,我喜欢。也喜欢那种温和,那种包容,那种渐进,那种醇厚。

 

         如今,我们都远离了家乡。童年已经逝去,父母已经年迈。故乡其实并不让我们留恋,那里有我们很多伤痛,不愉快的回忆。只是这土豆炖豆角,让我们生出了关于童年与故乡的亲切。故乡土地的丰饶和富足,悠长的夏季里的生趣,在父母身边的那些吵闹,粗糙,但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的,年轻的日子。

 

         在东北,在华北,豆角都是极为寻常的菜蔬。北京胡同里的人家,有时喜欢在院子边的花盆里种几株豆角,夏初的时候,它开紫色的小花,想必到了盛夏,也能结些果实,美观又实用,典型的老北京的风格。如今我完全学会炖了,估计它能陪伴我到暮年了。它养育了人类千百年,我们走的时候,它当然还在,还是人们餐桌上的寻常菜肴,这没有什么疑问的。如果那时我们怀念人间岁月,也一定会想起它,它的朴实,它的亲切,它的暖香,以及,那长长的,闪亮的夏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国博拾零
后一篇:沙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