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完晚饭,我想应该洗两个苹果。阳台上有我在早市买的苹果,还有一个对面屋的女孩子送我的一个很红的苹果,我又想起了另一个苹果,那是我上个月带云南团时一个游客送给我的。
我在冰箱里找到了这个苹果,很大,有点疤痕,但是,还新鲜,泡在了盆里。算起来,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那是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单位的游客,和我接触过的云南游客一样,拥有一种来自遥远的边陲的,没有被市场经济污染的善良和淳朴。下了飞机他们就喜欢主动攀谈,还有一个小伙子问我大兴离这里有多远,交谈了一会,我感到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好,他忍不住了,骄傲地告诉我:“我就是这里的人!”他是河北人,这次,单位组织旅游,而他是要回家的。西双版纳很远,即使交通很方便的今天,回一次家对他来说,也不是容易的事,看得出来,游子归乡心切,兴奋得很。
果然,第二天一早,就有人告诉我,这个小伙子回家了,这几天不走行程。那几天里,我一直琢磨怎么能把时间安排好,怎么能在他们每个人身上多榨一点钱,再说,接机的时候是晚上,我几乎忘了这个小伙子长得什么样子了。最后一天下午走完天坛,他开始给同事和我打电话,他要回来了,当时已经到了南三环的草桥,我告诉他直接到天坛北门附近我们吃饭的饭店。期间,他打了几个电话,看样子,他没有打车。
过了好一会,大家已经吃了好半天了,他才满脸寒气,也是满面红光的赶来。一会,他兴冲冲地走过来,热情地送了我两只苹果,用塑料膜包着的,我推辞不过,道谢,问他:“是你们家产的吗?”他笑盈盈的点头,又冲到了别处。苹果很大,我拿了回来,一次饿了匆忙吃了一只,这一只放在冰箱里,都要忘了。端详着这只有着长得有点偏,有着点点疤痕的苹果,我心里有点感慨,这苹果的虽不太好看,它是一只包含了很多人的美好感情的苹果。它估计是老母亲给儿子带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恨不能将家里的好东西都给儿子带上;离家千里的儿子对自己的家和家乡充满了感情,对家乡的物产也充满了自豪,而且,也是个善良的人,对我这个没有给他什么服务的人,也给了热情的回报……
世上的东西,有了人,才有了万种风情,才有了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