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幸福的晚上

(2008-10-08 20:08:44)
标签:

妹妹

饭卡

外援

说笑

亲情

温暖

分类: 随笔

                         一个幸福的晚上

                                          (妹妹在鸟巢前拍到的一位烈女)

 

     那是一个平常的晚上,我正在看晚报,看完了报纸,就准备去农大看书了。忽然接到了妹妹的电话。她和妹夫黄金周来北京了,因为我在团上,互相也就一直没联系。妹妹说,他们白天去了天津,明天上午就要走了。在牛街一家清真美食城给我办了张饭卡,今晚有时间就去取,没时间她就先放在宾馆前台。

 

    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7点多了,末班车是11点的,宾馆在牛街,时间并不宽裕,我刚刚从家里回来不到一个月,去不去看她都行。她这次是来北京看病的,心情应该不是很好。但是,还是没有忍住,这样一个平淡如白开水的晚上,能看见家人,哪怕是一个小时,也是好的……

 

    路上接到了她的短信,告诉我出了地铁就打车,他们给我报销……还是北京夜晚橘黄色的灯光,不紧不慢的车流,但是,来北京一年多了,我第一次感到是兴冲冲地到一个地方去……

 

    远远地,就在走廊尽头看见了她——她正笑嘻嘻地在门口等我。妹夫舒服地靠在沙发上看电视,要是在他家,我一定得对质问他:“为什么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对他俩,我没有别的权利,只保持了嘲笑权和口头评论权。

 

    妹妹把价值200元的饭卡递给了我,“你可以去那里打打牙祭,三个月有效,过期之前续一下,三个月后还能用。”那家美食城我还真去过,份饭,包子,爆肚,品种很全,但是,我去牛街的次数很少,我反复说着这卡对我的不合适,也就是说他们不应该破费给我办这张卡。不过,心里还是美滋滋的,终于明白了那句老话:官不打送礼的。(昨天我去社里回来,已经去吃了一顿,吃了包子,喝了杂碎汤,还带回了馅饼和肉夹馍一个幸福的晚上

 

    我和妹妹在一起基本上就是俗不可耐:嘲笑一切我们认为应该嘲笑的人,诋毁一切我们认为应该诋毁的人,声音时而放低,身边聪明一点的人都会猜到我们的话题一定与他有关……

 

    她打开相机让我看她在鸟巢前,也就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里看到的一个穿高跟鞋的女人,我真服了那女人——黄金周在北京穿这样的鞋观光,真是找死!从停车场到鸟巢的路都够走一段的了,这情景中国人看到是不陌生,(风风她老舅妈还穿着高跟鞋登山呢)只祈愿别让外国人看到。

 

    他们是2号来北京的,那天正是一年一度的开斋节。下了火车他们就径直去了牛街礼拜寺。那里开斋节的场面十分盛大。两人完全是乡下孩子见了世面后的兴奋,反复向我诉说着那里的盛况:“大使馆的车可以进……年轻人很多……我们都没有地方站……在过道上,一会就被撵走了,不过,我们顺着人流又回来了……阿訇念得和咱家那里不一样,象唱歌……”

 

   “你知道影壁吗?”妹妹突然问我,估计她想起了牛街礼拜寺前的大影壁,“知道啊。”我奇怪地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她笑嘻嘻地低声问我。“北京四合院介绍上啊,再说,小时侯听评书,那里不也老说影壁吗?”她还是窃笑着。看来,这影壁她不但是第一次看见,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也不奇怪,具她本人所说,她小时侯曾经以为“外国”是一个国家。“我知道。”妹夫在一旁说。我一听,他也没好哪去——“我小时侯,我爷老说‘看你象个大影壁似的!’”

 

    说起了上网。妹夫说,如果我要换电脑的话,他们可以赞助我1000元钱。我骄傲地拒绝了,引用了我老爸送我的一句名言:需要外援,但不依赖外援。不过,我的底气并不足,因为,我的两个P3,一个P5,其他若干家用电器,奢侈品,都来自他的太太,我的妹妹的无偿赠送一个幸福的晚上。只不过,他毫不知情。

 

    我看到了桌上的雅芳止汗露,“把这个也带上了。”我随口问了一句。大多数回族人都有体味。女宾们对此更是深恶痛疾,但是,自从这种滚珠式止汗露问世后,大家恨不能“奔走相告”,它的效果实在太理想了。“直立行走完成了从猿到人的根本性转变——止汗露使我步入了文明的社会生活……”妹妹道出了肺腑之言——止汗露的厂商也未必能想出这样精彩的广告词。

 

    说说笑笑中,时间已经有点晚了,我恋恋不舍地起身。妹夫把打车钱塞到了我的包里,妹妹把晚上从饭店带回的肉饼及从天津带回来的点心装进了我包里,实在没什么可带了,又给我装了两小瓶水。顺便给我讲了讲这水的来历,那是他们去天津坐动车时,车上赠送的,“这水我在超市里看到了,7块多一瓶呢,我在1号车厢,他在8号车厢,我生怕他不把这两瓶水拿走,恨不能冲到8号车厢去告诉他……”桌上是4瓶水,看来,她的郎君还是遥控领会了她的意思。妹夫的脸上分明是欣赏和艳羡的表情,可是,非要作出鄙夷的样子。“这样的女人你没见过吗?你们营口不是最盛产这种女人吗?”我问。妹夫的老家在营口。营口女人是我和妹妹挂在嘴边的嘲笑对象,她们相当于汽球和爆米花,善于用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大的效果。“没有,没有。”他屈辱地、断然地回答着。

 

     “车来了,别唠了!”在妹夫不耐烦的声音里,我这才中断和妹妹的如火如荼的嘻笑,跳上了公交车……

 

      街上还是橘黄色的灯光,公交车还是那么麻木地报着站,秋叶还是和往常一样在地上飞舞。可是,我不一样了。要是有个体重计,我就上去称一称,我想,我一定重了一些,因为那时侯,我的心里满满的,都是亲人的关爱,都是人间温暖的、美好的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乡里新闻
后一篇:随笔佛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