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佛教

(2008-10-26 21:18:54)
标签:

佛教

艳俗

反感

唐卡

艺术

人类

杂谈

分类: 随笔

                    随笔佛教    

                                                 雍和宫里的唐卡)

    对于佛教,我有种天生的反感。有时从一些佛店外经过,闻到那种香味,听到那种音乐,我就感到恶心,不是比喻,是真的感到胃里不舒服。在家乡带团时,有时去景区里一些后来重修的庙宇,看到那些鲜红的柱子,艳粉的莲花,那种刺目的黄色的坐垫,我都感到非常地厌恶。

 

    当时社里为了省钱,一般不请地接,要全陪自己讲解。于是,我硬着头皮,忍着恶心,把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庙宇的陈设看了又看,虽说还是一知半解,但是,总算是扫了盲,首先,我搞清了佛和菩萨的关系——菩萨是候补佛……以后,每到一个新的寺庙,我都有意识地对一下号: 

 

    每座庙的前面都是天王庙,里面供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大肚弥勒佛,(它是未来世佛),旁边是四大天王,天王背后是韦驮——护法天神。后面主要的是大雄宝殿,里面一般供三尊佛,中间的肯定是释迦牟尼佛(现世佛),旁边的各有不同,两侧是十八罗汉。观音菩萨一般看不到,因为它在佛的后面……

 

     慢慢地,就有了点兴趣。学美学时,看到一个有趣的观点,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出现在人类的绘画中,因为,在远古的时候,一些花是有毒的,对人类的生存是有威胁的,人类对于自己还不能完全把握的事情,是不能欣赏的。这和我对佛教的态度有点相象。我得出了结论:人要是多一点知识,多一点修养,对世间万物就会多了一点兴趣,会更快乐些。无论原来你多不了解,多反感的事情,都是这样。

 

    到北京后,去了皇家兴建的一些庙宇,对佛教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我原来所鄙夷的那种艳俗看来不是佛教本身的东西,它应该是一些缺少品位的乡村瓦匠,木匠及其僧侣的综合作品。大体来说,佛教寺庙里那种阴森的气息没有变,但是,越是级别较高的寺庙,它的建筑,陈设,里面的佛像越是比较考究。

 

    北海的西天梵境是给我印象非常深的一座寺庙:整个大殿都由没有任何油彩的原色楠木建成,非常地素朴清雅。雍和宫应该是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了。到了那里,那种艳俗的,刺目的颜色基本看不到,罗汉们神态各异,佛像的表情都比较生动细腻生动,仔细看上去,能感受到那种温柔和恬静,那应该是丰盈,包容,宽厚的内心世界在面容上的反映。雍和宫因为是藏传佛教寺庙,殿堂里还悬挂了一些唐卡。它虽艳丽,可是,它不艳俗,它是热烈和华美的。

 

    宗教决不仅仅是列宁所说过的“人类的精神鸦片”。它比较复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唯心论的三大宗教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肯定是有原因的。我的结论是,三大宗教的核心都是人类最认同的,也最能打动人的美德:善。这是它们千年不朽的根基;其次,它一直在和有名和无名的艺术家联手,《圣经》,《古兰经》都是优美和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欧洲基督教堂里大量的壁画,藏传佛教的唐卡,清真寺里的花纹图案,都是艺术品,基督教的唱诗,古兰经的诵读,都是动人的音乐,是这些,人类有名无名的艺术家对生活的热情和讴歌,对永恒的美的留恋和描述,打动了在这个世界上存活过的亿万个生命,于是,宗教就这样世代传承了下来。归根结底,人类是向善,向美的,就象那河流,遇到了石头,遭逢了山崖,但是,它还是千方百计地绕过去,没有什么能够真正阻挡它浩浩荡荡地流向海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远远欧洲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