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秀丽

(2007-02-13 22:55:20)
标签:

读书会征文

秀丽

文学

分类: 散文

 

秀丽是一个人,一个我不认识的的人。可我却有三本她的书,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旧书摊,一遇到,就上去看看。一次,在旧货市场的一个大爷那里,看到了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代绝句选》。书很新,是那种轻轻的微黄的纸张,封皮上绘着浅蓝几乎发白的天空,还有一排飞翔的大雁。书的扉页上,印了一个刻着“秀丽”字样的印章。我的古诗读本很多,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本轻灵的绝句选本。“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声起,山上惟闻松柏声。”这首小诗我就是在这本书上第一次见到,非常喜欢。

 

      第二本也是不久之后在这个大爷那里买的。《莫里哀戏剧选》,很薄的的一本小册子。当时正学《外国文学》。里面有莫里哀一章。只花了几毛钱就买了下来。扉页上,是清秀的钢笔小字:蔡秀丽。书的封底,盖着国营书店当年习惯盖的红色的章:购书纪念  旅大市新华书店。80年代初期时,大连好象仍在称旅大。我小时候生过一次肝炎,邻居李姨拿了两瓶罐头来看我,罐头就是旅大出的。书是1980年第二次印刷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城市的另一个区的旧书摊,我买了一本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回家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扉页上还是那娟秀的字体:秀丽。

 

看来,她是80年代的文学青年。要么,就是中文系的学生。买书的心情很迫切,也有征服文学的勃勃雄心——书都是严肃的文学书籍,不是那种生动有趣的书。她过着朴素、优雅的闺中生活——书保存得很整洁,字迹也都很娟秀,而且,只简简单单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有时,还将姓氏略掉,没有通常人们喜欢写的时间和购书的地点。

 

她为什么要卖掉他们?是买了新的版本吗?还是在后来的岁月里失去了对文学的兴趣?还是发现,这些书,其实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再精读了?她的年龄比我要大十多岁,现在,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大概,已清楚地知晓什么是自己此生能够做的。这几本书,我买的时候,也很虔诚,但是几年过去了,尤其是《悲剧心理学》,我几乎没真正看过。绝句和我其他的古诗读本一样,高兴时连读十几首,大多的时候,都在书架上睡觉。只是,我的书还不够拥挤,还能容得下他们,我还没有处置它们的念头。每次看到它们,我仍对它们充满了敬重和爱怜。我幻想着什么时候,将它们通读一遍,再做一些笔记……

 

献血的公益广告上说:我不认识你,可是,我要谢谢你。对这个陌生的秀丽姐姐,我想说:我不认识你,可是,我要祝福你。

 

不管你因为什么卖掉了这些书,但是,你都曾真心地爱着文学,怀着诚挚的心买到它们,和它们一起,度过了青春和梦幻交织的岁月。

 

我就在你的后面,继续着你青春时代的梦,走着这条坎坷、崎岖、艰辛而又幸福无比的道路。

 

祝福你,祝福我,祝福所有这条路上川流不息的过客,也祝福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和愉悦的文学,祝它永远年轻,永远吸引那些年轻的心环绕在它的周围,就象我们当年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家在哪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