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

(2023-04-07 15:49:04)

自己去寻找  自己去发现


张基广


三年级的同学正在开展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的项目学习。


几个同学拿着笔记本,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进行现场访谈。我请每个孩子吃了一颗糖之后,他们开始对我正式访谈。


有的孩子问到学校的树,我告诉孩子们:学校最值得尊敬的是我们的校树——老槐树。老槐树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且是一棵常年戴红领巾的“气节树”。1937年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占了我们的校园,曾在树下吊打过抗日志士,但他们英勇不屈,所以我们的老槐树又被同学们尊称为“气节树”,无声地教育孩子们要做一个有骨气、有气节的中国人。


孩子们频频点头。


有的孩子问到学校的创始人,我跟孩子们说:1905年,张之洞在此创办“两湖书院”;1927年,这里成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历史上称为“第二黄埔”);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学校正式命名为“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从1949年沿用至今……然后,我饶有兴致地跟孩子们讲了“加油”的故事。


据说,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举人张瑛,一生最为重视教育,在任期间,每到午夜三更时分,他都会派两个差役挑着桐油篓巡城,如果见哪户人家有人在挑灯夜读,便去帮他添加一勺灯油,这就是“加油”的由来。而张瑛的四子就是晚晴名臣张之洞。


孩子们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


接着,孩子们又问了校歌的创作、校徽的设计等有价值的问题,我一一给孩子们讲解。


这时,有个孩子问了我一个问题:校园的面积有多大?校园有多少栋建筑?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不告诉你们答案,答案就在你们手上,你们有什么办法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孩子们一下子议论开来:有的说,可以去查资料;有的说,可以去丈量;有的说,可以去数一数……我看着孩子们兴致盎然的样子,非常欣喜地对孩子们说:采访校长和老师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还有更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遇到不知道、不懂的问题,可以试着“自己去寻找”——翻一翻《新华字典》,查一查《现代汉语词典》,跟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一搜;可以试着“自己去发现”——到现场去走一走、看一看、量一量、做一做……


看着孩子们闪亮的眼睛,我相信他们懂得了“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的意义。


一切教育归根结底是自我的教育,一切学习归根结底是自我的学习。


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的意识和习惯,比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更为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