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堂五人篆刻展提名展》小记

标签:
篆刻五人展 |
分类: 静斋艺谈 |
《和中堂五人篆刻提名展》序
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侠气上云空
~和中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其现四海八荒之大象,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自古诗书画印“四绝”,一个印字压轴,足以说明印的重要性,一个篆字尽得风流。
今和中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幸邀吴门篆刻宋咏 莊铮许晨曦
盛静斋 潘风 五位先生,举办本次篆刻艺术展出,实为喜爱,希望篆刻艺术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
五位先生作品气、势、情、韵皆备,或大开大合,或金石铁钩,或有凤鸣之声,既变化多端又和谐统一,达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的创作过程。可谓返璞归真,篆由心生,值得期待。
“和中堂五人篆刻提名展”小记
~盛静斋
“和中堂五人篆刻提名展”于2018年1月18日上午10点,在苏州和中堂展厅开幕。此展共展出宋咏、庄铮、许晨曦、盛静斋、潘风五位作者的篆刻印屏和部分书画作品共35幅以及篆刻印章原石30多方。
和中堂展厅在人民路三元坊的地铁口傍。这次提名展无主办与祝贺单位,没有发请柬、没有收花篮,所有形式与程序一切从简。观众们大多是见微信预告后自发而来。
开幕式由苏州广电总台著名主持人阿丁主持;和中堂老总王尊致欢迎辞;著名书法家潘振元老师即兴讲话并对五位作者的艺术创作给予肯定、寄予厚望。盛静斋代表五位参展者致答谢词。
周玛和、潘振元、宋祖惠等前辈老师;苏州市老领导冯瑞渡先生以及书画篆刻名家陈艺、王国安、虞锡雄、薛春泉、朱树民等老师以及苏州城里城外各县区的同道、爱好者和关心篆刻艺术的各界人士等二百余人冒着严寒莅临展厅出席了开幕式。1月18日"苏州引力波传媒"和1月19日"姑苏晚报"对此展作了有关图文报道。
宋咏、庄铮、许晨曦、盛静斋、潘风五位作者中四个60后一个70后,皆是从艺30多年而又年及知天命的人。他们虽师承不同,风格迥异,然其年龄相仿,意气相投,互相包容而没有门户之见,当是这个提名展的组合基础。
展出的这些近期创作,基本体现了他们各自独立的艺术思考与近期的艺术探索。“晨曦儒雅而近于传统经典;庄铮野逸而偏向民间与现代感,宋咏精谨细致不失爽朗,潘风擅小印时见灵巧,静斋印大而多笨拙。”(引自静斋《我的观感》)
展厅橱柜里的印章原石,让篆刻展览从平面的观看延伸到立体的实物观赏,体现了篆刻艺术全方位的展示。
小小展览,我们感受到了大家的许多关爱,深感师友们的情谊非常珍贵,在此汇集了微信朋友圈里有关图片和诗文,作为美好记忆的留存。今后的艺途上,我们会继续互相督促,共勉精进,更期待大家继续给予我们各种批评开导与帮助。
再一次感谢大家!!!戊戌来临之即,预祝大家新春吉祥、诸事顺利。
附上部分师友祝贺诗文:
苏城艺届频添展,篆品联呈最为怜。
五子风流凝印道,一生玉琢在心田。
痴情不改追贤圣,顽志常持拒贵权。
日月清光同可鉴,章枚可拨世人弦。
~云卷舒
《贺静斋兄入选和中堂五人篆刻提名展》
五人怀古,章章存岁月;
半世求新,字字溢真情。
~沈建华
和沈建华题和中堂五人篆刻提名展
会心师古,刀刀诠典雅;
锐意创新,字字展精微!
~陆文贤
苏大文学院杨旭辉教授(硕导)在台湾讲学,为本次展览发来题贺:
身居台湾,不得现场观摩庄铮等先生篆刻展,隔海遥寄一绝以贺
隔海茫茫杳眺观,
烟涛辨迹几多难。
史籀篆虫鸿爪雪,
庄生蝶梦冷光寒。
https://ss2.meipian.me/users/19019294/56fdb838fb27457b91bc7edfaaa605fc.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TkwMTkyOTQvNTZmZGI4MzhmYjI3NDU3YjkxYmM3ZWRmYWFhNjA1ZmMuanBn/nickname/55ub6Z2Z5paL/userid/MTkwMTkyOTQ=/sign/941a781c471ff5c6477467f4d6e81429和中堂老板李国良不但在百忙中为此展撰写前言文稿,而且还在展览前夜挥毫手写了前言全文。
https://ss2.meipian.me/users/19019294/d956a63fd7184213bf960c542b9f768f.jpg?meipian-watermark/bucket/ivwen/key/dXNlcnMvMTkwMTkyOTQvZDk1NmE2M2ZkNzE4NDIxM2JmOTYwYzU0MmI5Zjc2OGYuanBn/nickname/55ub6Z2Z5paL/userid/MTkwMTkyOTQ=/sign/941a781c471ff5c6477467f4d6e81429作者中年龄数最多的一位是盛静斋,他代表五位作者向和中堂李总、王总提供场地和各种帮助表示感谢;向冒着严寒莅临展厅的前辈周玛和、潘振元、宋祖惠等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向苏州城里城外各县区赶来展厅的同道、爱好者和关心篆刻艺术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宋咏,1969年生于苏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理事、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东吴印社副社长。
篆刻作品曾获 “高恒杯”
全国书法艺术大赛金奖、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冼夫人”奖优秀奖、江苏省第三、四届青年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项)、江苏省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项)、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优秀奖。入展五届全国篆刻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青年篆刻家邀请展、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潍坊)、“得意之作”当代中青年篆刻名家邀请展、《西泠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展等。著有《当代吴门篆刻家作品集——宋咏》、《宋咏篆刻作品选》。
庄铮,1967年生,苏州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会员、苏州市书协篆刻刻字委员会委员。浒墅关中心小学专职篆刻课程教师。幼承庭训,弱冠起师从吴民先教授,早年毕业于苏州教育学院(新苏师范)艺术系、武汉理工大学。篆刻作品入展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展(中书协)、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书协)、“西狭颂”杯全国书法篆刻艺术展(中书协)、五届全国篆刻评展(西泠印社)、首届书法传媒三年展(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教师书法篆刻一等奖(省书协、省教研室)、2016江苏篆刻大展(江苏篆刻研究会)等。个人传略被编入《中国当代篆刻家辞典》(2007浙江人民出版社)。
许晨曦 字齐云, 江苏无锡人,师从张寒月先生。所居曰齐云轩,燕支草堂,白玉山居,鸿福堂。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理事、苏州市书协副秘书长、苏州市姑苏区书协副主席。工书法兼擅篆刻,作品参加全国第二届兰亭奖“安美杯”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第六届篆刻艺术展、“得意之作”全国篆刻提名展暨苏州中青年篆刻展,第二届江苏篆刻艺术展,2016江苏篆刻艺术大展,江苏省二、三、五届青年篆刻展,江苏省中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
盛静斋, 1964年生于苏州。好尚佛道禅理和现代人本心理学之修习,追求“古拙沉雄”的艺术风貌。作品、论文入选和入展西泠印社“首届、三届全国篆刻评展”以及“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等。
后一篇:静斋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