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三国人物 孟达之死(五)

(2009-04-17 10:56:07)
标签:

历史

观点

评论

人物

思考

文化

休闲

随笔

三国

孟达

分类: 史海漫步

孟达此时不得不起了私心,知道日后见了刘备一定不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再加上刘封竖子的骄奢无理,以及当地军阀申耽哥俩的排挤,甚至内心还有忿忿不平之处,想当初破房陵取上庸基本上都是俺孟达的功劳,刘备却为了防止西川集团的尾大不掉,并未给俺老孟加官进爵,反而派了刘封这样一个缺乏头脑仗着有背景的人前来监视,俺这彪下一帮兄弟在夹缝中活得甚是艰难,人心思乱,队伍不好带啊,是可忍孰不能忍,为了弟兄们有口饭吃,反了他娘的。孟达的反心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的好友法正法孝直的死。

 

法正这个人,史书上的评价不低,“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这也很好理解,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且胸怀抱负有凌云之志,却偏偏只能寄人篱下,而且不受重用,在西川的那些年里,肯定受了不少小人的腌臜气,法正得到刘备重用以后,对当初给自己下绊脚的小人睚眦必报。因此在后人看来,法正的德行稍微欠缺。刘备取汉中,论起首功当属法正,因此后世许多史家都认为法正才是当时刘备手下第一谋臣,而诸葛亮的作用只是总理内政以及筹措粮草。

 

法正当时的官不小,其在刘备自立于汉中王后,被封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其地位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惜天妒英才,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法正病死了,终年45岁,这名优秀的刘氏基业的上层人物是被刘备唯一赠与谥号翼候的大臣,可见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法正是西川集团的一棵大树,也是孟达的患难之交,甚至还可以说,法正若在,一定会在刘备身边庇护孟达的,因为他俩心意相通,也只有法正在内才可以让统兵在外的孟达放开手脚去干,法正死的这一年,大概就是孟达攻取房陵后,向上庸进兵的时候,所以法正的死,更让孟达心灰意冷,因为他在刘备面前唯一的代言人已不复存在了。

 

老孟给刘备写了一封辞呈,这篇辞呈收录在《三国志》中,其文洋洋洒洒,并且列举了大量古代忠而见疑的先贤事例,也坦城了自己没有发兵解救关羽的罪责,文章辞藻华美,排比工仗,足可见老孟非凡的文字功底,其确实才华横溢。最后的意思是好合好散,去意已绝。写完这封信后,老孟率领着自己的子弟兵投靠了魏文帝,文帝曹丕是文学大家,见到相貌堂堂却又有着非凡文学才华的孟达后,喜出望外,给了老孟大大一个熟透了的桃子,居然拜其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候,且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而为一,为新城郡,让孟达担任新城太守,老孟这一宝押大了,换来了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锦绣前程。

 

孟达意气风发,在魏国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高官厚禄,在文帝的派遣下,他与夏候尚和徐晃合兵一起,向着属于他却还没有变成现实的袭封领地上庸进军。估计此时孟达念及与刘备的旧情,虽然与刘封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还不想兵戎相见,毕竟自己也曾在刘备手下做过官,而且内心里还处于感情纠葛之中,毕竟刘备当时并没有马上追究自己的罪责,孟达再次修书一封,这次是写给刘封的,这是孟达另一封仅存于世间的文字。

 

其文依旧行云流水,才思敏捷,而且文中直陈刘封的痛处,“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然后笔锋一转,极尽挑拨,“自立阿斗为太子以来,有识之人相与寒心……”然后劝刘封归降曹魏,刘封虽然资质愚钝,却是忠义之士,并没有让孟达说动。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申家兄弟俩也终于闻风而动,倒戈投敌了,刘封虽然勇武,但只能为将,而不能为帅,闾墙之内尚防范不周虑事不及,又如何拒敌于千里之外?无奈只能败走汉中,至此上庸已经成为孟达的消夏纳凉之地了。

 

刘封败回蜀地,刘备开始卸磨杀驴了,既恨刘封不救叔父关羽之罪,又责备其激化矛盾逼走了孟达,致使战略要地上庸变成了魏国地盘,直接威胁到了汉中之地。最后让刘封死于非命的不是刘备而是诸葛亮,刘备终虑及义子的缘故下不了杀心,而诸葛亮的一句话让刘备举起了屠刀,诸葛亮说,刘封这个人异常刚猛,老主公你在世时尚可抑制,一旦你龙驭宾天了,恐怕就没有人能制服了,此人留着,终是大患啊。刘封不是死于没有救关羽的问题上,而是死于政治原因,死于统治阶层政权的明争暗斗之中,刘封今日的结局,孟达在给刘封的那封信里早就预计好了。

 

孟达在文中言“夫贵智免祸,明尚夙达,仆揆汉中王虑定于内,疑生于外矣;虑定则生固,疑生则心惧,乱祸之兴作,未曾不由废立之间也。私怨人情,不能不见,恐左右必有以间于汉中王矣……今足下失据而还,窃相为危之……”刘封被义父狠心赐死时,大叹数声,开始后悔了,“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刘备后来听说了孟达手书之事,也为之流涕。试想,虽然刘封归根结底是因为政治原因而屈死的,但刘封毕竟是刘氏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孟达在这里算老几?刘封都被冤杀了,那么即使引兵而还,杀孟达还需要更多的理由吗?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