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教育岁月成长随笔人文感情亲情情感故事校园家庭生活情感 |
分类: 成长岁月 |
百合花和臭小子密谋算计俺,磨破了嘴皮也无济于事,就是要让俺回炉接受再教育,想俺老蔡曾经也总算是名副其实的“冒号”吧,也曾经是正“经”危坐主席台的,如今却不得不象霜打的蔫茄子似的,在臭小子千叮咛万嘱咐中夹着本子和笔无精打采的前往一年级家长集中营学习改造,任凭台上的小丫头片子数落。
老蔡绝少被小小蔡当拐子使,无论幼儿园和学前班,那都是百合花的专利,窃以为,俺的言传身教起码得臭小子玩兴收敛,稍明事理时起作用。杀鸡焉用宰牛刀,谁见过军中元帅亲自弯弓射箭攻城掠阵的,所有指挥若定、谈笑风生不战而胜的策略都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大丈夫在帐中运筹帷幄未雨绸缪的,每一个教子有方的母亲身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父亲,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无论儿子是怎样的依恋母亲,到头来都是要受到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的,而童年时期,那是一种哺乳依赖的延续,母亲责无旁贷的应该承担起阳光普照和雨露滋润的义务,俺的研究成果却被百合花嗤之一鼻,但是俺惊奇的发现,教室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女性到来表明俺并不是信口开河,伟大的母亲们成功的验证了俺的重大的突破性的教育理论。
当然,最后从母亲那伟大女性里面脱颖而出的臭小子们移情别恋,把情深深雨濛濛的爱恋都死乞白赖的倾泻在另一个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年轻女性身上,让母亲天天念叨着常回家看看,酿成母子之间巨大的悲剧效应的都是这些白眼狼的臭小子们,那是他们长大以后的糗事,俺暂且先保密。否则所有的女性都把教子成人的责任都推到大老爷们身上,那就有违老蔡的初衷,中国可以阴盛,但是绝对不能阳衰。
俺从来没有象这样的专心致志,直接的原因是那位年青的班主任毫不客气的拎起一桶又一桶的水浇灭了俺所有的歪理邪说,俺趴在儿子那两尺见方逼仄的空间里奋笔疾书,把漂亮却有点严肃的小姑娘的话语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而且绝对比听讲任何一次报告都用心,俺得回家和臭小子秋后算帐,俺的放任自由和开放式教育全让小小蔡给弄拧了,也有点太辜负俺老蔡的一片苦心了。
臭小子绝顶聪明,当然这是俺的优秀基因所起的作用,但是却绝对贪玩和荒唐,而且认知方法上存在着重大缺陷,现在孩子们的学龄前教育也让俺疑惑不解,未上小学前,什么开发班、潜能班都能让俺依稀看到臭小子光辉灿烂的前程,可是上了小学以后,课程的难易程度却远不及入学前,所以俺信心百倍的以为臭小子理所当然的不在话下,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却难近人意,错误也许不在孩子身上,难道是俺们的急功近利所为?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得益彰方能促进孩子认知水平的突飞猛进,百合花以师不自教头痛于臭小子的顽劣,而俺总认为孩子的天性在于童年时的无拘无束,所以每次臭小子在战天斗地、好事多磨以及一心多用中急匆匆草就的作业,俺很少亲自升堂过问,结果是其以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多次逃避了俺的垂直打击,而且俺还沾沾自喜于孩子的小聪明,画虎不成反类犬,是俺的助纣为虐间接滋生了臭小子的鬼画桃符和对一切事物的满不在乎。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专家建议多多,可是都会因人而异,还是研究心理学的李玫瑾教授说得好,“一个人的最初认知感会伴随他的一生,认知方式和家庭教育以及成长抚养有关,而孩子的性格障碍主要在于家教”。俺们还是有点太大意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许都不缺少生活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但却恰恰忽视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个习惯的养成可能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在这点上,俺却正好犯了此类错误,有点太纵容孩子的率性而为了。
也许更多的父母是把孩子当成自己记忆里童年的玩具一样,高兴则热,不高兴则冷,而孩子们的自私和冷漠都来源于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儿子之所以更愿意和百合花腻歪,曾经让俺很不得其解,俺是以温情脉脉的教育方式培养松散性和亲切感的父子关系,而百合花则是大棒加奶油面包的方式,很明显的却是每一次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臭小子总是坚定不移的站在他母亲一边,看来,早期的孩子是不会认同俺这种方式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谚不是没有道理。
谁都不能超脱于红尘之外,所以还得有勇气做个现实主义者,至少现阶段内,唯分数论是中国成才的唯一标准,所以填鸭式的学校教育你还必须全力予以配合,不得不承认,在学校里得宠和优秀的孩子都是家庭教育配合比较好的,老师象交通警察一样,指挥棒一挥,你就不能有丝毫肇事的嫌疑,否则吊销执照的有可能是你,而遭殃的可能导致以后车毁人亡的就是你后悔都来不及的未来的希望孩子们了。象童话家郑渊洁那样的父子教育法也只可能是凤毛麟角,普通的家庭是做不来的。
俺很悲哀的放弃了过去的教育方式,也很无奈的成为了应试教育的逆来顺受者,想起孩子出生时,俺还很气宇轩昂的为儿子写下了一篇文章“给未来的孩子”,至此依然初衷不改,做为孩子的生身父母,既然让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天经地义的就要有勇气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况且你不单单是对你的孩子负责,你得对孩子成长以后对这个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负责,你永远逃脱不了这种义务。
你所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体的生命,而是若干年后生生不息的生命群体,面对的是孩子长大以后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能不能让他快乐的存在,幸福的生活,做不到这些,其实你是在给自己和社会增添累赘和包袱,还会给孩子增添一种反叛和仇视的理由,而且毒素会呈现几何级数无限放大,上帝总是很公平的,让你在贪欲中和爱恋以后有勇气去承担这种生命的重量和嘱托。
教给他一种谋生的技艺,不如教给他怎样谋生的方法和手段。教给他一次正确的行为方式,不如教给他一生中受用不尽的良好行为习惯。教给他怎样做人的道理,不如从这一刻起,一起和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手把着手行进,直到他能独立的履行一个自然人的责任。倘能人人都这样想,国民的素质就能在一代又一代的潜移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倘能人人都这么做,幸福就会永远陪伴在我们周围,而民族的崛起和强盛指日可待。
我愿意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既能领略他成长的快乐,也能让我收获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