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柏苍劲话黄陵(一)

(2007-01-14 14:00:21)
分类: 情趣散文

车过黄陵,说什么我都得去叩拜一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万幸,老祖宗对我等这不肖之子孙挺客气的,早就已经命人洒扫庭院,洞开中门,我等一行,也早早焚香沐浴,不待临近正门,亦滚鞍下马,叩首而入。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伟人从小都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太史公也不吝以最美好的词语礼赞老先人。套用评书开头一句话,是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当时有三大武装割据势力,除黄帝外,另有炎帝部落和以残暴著称的大军阀蚩尤,黄帝是最早替天行道的,以三大战役取胜炎帝,并使之归顺。之所以我们后来成为了炎黄子孙,炎帝出道应该比黄帝早,但黄帝是第一个成大一统的帝王,所以炎帝就成为了第一位千年老二。与蚩尤涿鹿一战擒而杀之,从此奠定伟业,因为黄帝做天子时,有土这种祥瑞征兆,土色为黄,是为黄帝。《史记》中仅寥寥数笔,就给我们勾画了一位雄才大略,决胜千里的大英雄形象。

 

我们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首先一座巍峨屹立的大殿,是为“轩辕庙”,门口上书一幅对联“一脉相承五千年文明皆缘于此,太平盛世八千里江山华人共勉”,恰如其分的说明了黄帝的历史地位和无可比拟的历史功绩。黄帝陵我是第二次到来,虔敬的心情无以言表,可用的词语只是瞻仰和敬拜,我甚至觉得用游览二字都是对祖先的亵渎。可惜因为去年暴雨的肆虐导致黄陵部分地方坍塌,进了正门,许多地方在重新修葺,让人有少许的遗憾。时值寒冬,几乎没有什么朝拜的人,这种清雅和静穆恰是我最喜欢的,可以由着性子慢慢游走.

 

能真正称得上黄帝古迹的恐怕就是眼前这株虬枝苍劲,青翠屹立的相传黄帝手植的柏树了,那苍翠蔽日的树冠自然伸展开来,象是黄帝头上那绿色的华盖,硕大壮丽。据说已经成长了五千年了,此柏高五十八尺,下围三十一尺,中围一十八尺,古谚云“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这么大的古柏确实很少见,在几千年的战乱和灾祸中还依然这么健壮,更是奇迹。与其说是神灵的默默的佑护,还不如说是冥冥中天地万物对黄帝威名的敬仰和爱戴,才使它一次次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站立在这百柏之冠下,你仿佛才能感受到五千年历史距离的远近,感受到一个个体生命的渺小和尘微,现在所看到的还不是它的全貌,因为在修庙院时,最粗大的部分全埋在了地下,可即便如此,你也不能不惊叹它的奇伟与瑰丽以及神秘。与此相距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株古柏,相传为汉武帝征伐匈奴后命将军们脱衣挂甲之处,那上面居然就有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小眼,象是人为的楔入铁钉一样,也许帝王们不是出于悯下的目的,真正的恐怕还在于对黄帝的恭谨和虔诚吧,林冲是被人陷害误入白虎堂的,武帝却要让将军们脱下衣甲一跪三叩首拜见黄帝,那大雪满弓刀的塞外风霜是不能带入始祖面前的,挂甲柏自然要担待这铠甲之不能承受之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官场呼啦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