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剪不断,理还乱--焦虑及相关的心理学研究

(2007-02-05 14:36:03)
分类: 心理学小词典
       焦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病”,有人甚至说当代就是一个“焦虑的年代”。焦虑的表现是:总是担心、恐慌。
     焦虑是常见的,因为人与动物的不同点之一是对事物的预测性、预见性。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对将来必要的担心和考虑是应该的。人有各种各有的担忧,担心事业会失败,担心随时可光临于自己头上的下岗,担心失恋,担心交通事故,担心自己会生癌症或别的什么重病,担心无购房能力将来会涨价更买不起……
       大部分的人只是准备从事陌生工作之前,或者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时才体验到焦虑。然而有少数人,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因为预见其后果而体验到焦虑,他们不但经常为自己面临的事担心,甚至“杞人忧天”,为自己想象出的事担心、着急。Spieberger.C.D将第一种焦虑定名为“状态性焦虑”(state anxiety),将第二种焦虑定名为“特质性焦虑”(trait anxiety)。“状态性焦虑”持续时间较短,随着焦虑性刺激的消失或主体的适应能力提高,焦虑便可缓解;而“特质性焦虑”带有人格特点,有人称之为“焦虑性人格”,也有人称之为“焦虑性格”。
剪不断,理还乱--焦虑及相关的心理学研究
焦虑的症状包括三方面 :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文献中常称为漂浮焦虑 (free-floating anxiety) 或无名焦虑。
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
 
那么人为什么会焦虑?不同理论的解释是不同的。
一、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恐慌、焦虑是起源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如果在童年时,本我的性本能或攻击本能现被压制罚,就会导致后来的精神症状。如果害怕性欲或攻击本能受到惩罚,就形成恐惧;如果仍然想冲出超我的限制,就会体验到各种焦虑。
       1894 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一篇论文,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焦虑神经症。这标志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规模研究焦虑的开端。他将焦虑分为三类:
1、 客体性焦虑 ( 恐惧 ) 又再分为两种 : ①原发的客体性焦虑 ; ②继发的客体性焦虑,这不是客体的出现或再现所引起,而是它出现的可能性引起的焦虑。
2、 神经性焦虑。这是意识不到的焦虑,是阻抑 (repressed) 于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
3、道德性焦虑。危险来自超我,被体验为耻感和罪感。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焦虑和恐惧在产生的机理上没有差异,恐惧是由特殊条件刺激(如闪电)和惊恐刺激(如雷声)引起的恐惧性条件反射。焦虑是特殊条件刺激(如开学日期)和焦虑刺激(如繁重的学习任务)引起的焦虑性条件反射。特殊条件刺激引起的恐惧、焦虑,可在生活中不断被强化,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情绪反应。该理论认为,焦虑和恐惧在形成原理上是相同的,如果一定要指出两者的差别,那么,差别仅仅在量的方面。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导致恐惧的条件刺激比导致焦虑的条件刺激多,所以,感到焦虑的人数要比感到恐惧的人多一些。
       社会学习理论还认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是一种习得反应,由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自身,可以降低其他刺激引起的焦虑情绪,所以,它们就作为摆脱焦虑的手段保留下来。
       曼德拉经过研究发现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并屡遭失败时,假如既不放弃,也不逃避,那么每一次失败,都会成为继续解决问题的‘自动激活’性刺激。这类刺激不断出现,使注意力变得狭窄,从而便无暇考虑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扭转失败局面。于是,翻来覆去的失败和‘自动激活’性刺激,使这一类型的人,持久地体验着严重的焦虑。曼德拉还指出,如果社会需求驱动一个人去获得成功,但它却没有给他提供必要的方法;这种客观情境,会令人一筹莫展。随后,由于获得成功的愿望不能满足,便形成动机挫折,这类挫折,足以造成人的焦虑。
 
三、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焦虑和恐惧的成因。埃利斯认为,焦虑和恐惧是由“非理性观念”造成的。比如,一个人如果有这样的观念:“受到批评,必定毫无价值”。那么,任何批评都会使他焦虑不安。
       认知心理学认为,焦虑状态是由注意倾向的偏差造成的 。当威胁性刺激与非威胁刺激同时存在时,易焦虑者更倾向关注威胁性刺激。焦虑者面对中性和威胁性词汇时,更容易查觉到威胁性词汇 。对于模棱两可的语音,倾向于作出威胁性的解释(如,“四”被理解为谐音“死”,“沙”被理解为谐音“杀”,等等。)。于是他们觉得现实世界到处充满危险。 研究者发现,进行概念分类的作业时,倾向焦虑的人,经常怀疑自己的判断,他们使用的分类方法常常脱离常规。
 
四、生物学观点认为,焦虑和恐惧是生物的模式导致的,而且它与遗传模式相关。
       克劳及其同事发现恐怖症病人的亲属,有较高的焦虑症发生率。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比较研究显示,基因因素与恐怖症的产生有关 。另一些研究者也发现 生理因素对焦虑和恐惧有连带关系。遗传性的生理特征和长期的压力,可使自律神经系统或网状系统,特别容易被负性事件所激活。这种因素所造成的敏感性,会导致一个人对于负性事件的过度的反应,从而引起焦虑和恐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