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年的怀念——青少年科技活动专家荣景甡

(2007-01-24 10:23:59)
分类: 带给我们知识和快乐的那些人们
荣景甡,满族,北京人,从事美术、工艺教学43年,中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少年儿童美术教育协会副会长,曾多年受聘中央电视台青少部儿童动手、动脑节目主持人。现任中央电视台《大风车》、《鲤鱼跳龙门》节目特邀主持人、“爱玩的老博士”、《智慧迷宫》节目特邀主持人“魔宅主人”。他曾编写出版过《小学手工教学资料》、《手工、游戏与智力发展》,编绘了《锦绣中华纸工》、《世界建筑纸工》等十几部图书。这些图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游戏性为一体,深受少年朋友、家长和教师的欢迎,成为中少年朋友最喜爱的空中教师。
 
自80年代开始成为《少年科学画报》“动手做”栏目的重要作者,给我们的读者们带来了许多令人怀念的小制作。
 
我和《少年科学画报》的亲密接触是从1983年开始的。还记得有一次《少年科学画报》搞了一个知识竞赛,让我去出动手做的题目。既要动手操作,又要考验出科学知识,这就很难了。而且还得跟《少年科学画报》挂上勾,这就更难了。后来我想来想去,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拿一本《少年科学画报》,要求你把画报的三分之一放在桌子上,三分之二垂下来,然后用一个空火柴盒压住这本画报让它不掉下来,要怎么放?
 
(众人思考,尝试……)
 
其实方法很简单,(示范:把画报翻开,三分之一的页数放在桌子上,三分之二的页数垂下来,桌沿卡着书脊里面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了。别说一个空火柴盒,什么都不压它也不会掉下来。(众笑)其实这里面就是一个摩擦力的问题。让它和桌子接触的面积最大化,摩擦力也就达到最大了。
 
我以前一直喜欢用纸做东西,一切都在纸上解决,在跟《少年科学画报》接触之后,对我自己动手做方面也是一个提升。我发觉这个其实挺好玩的。搞科学制作跟我们原来搞工艺制作是可以相互结合起来的。这点我得感谢《少年科学画报》,让我在自己的领域上也有了新的发展,从那以后,我的工作也从工艺制作向科普制作发展了。

我想,小孩子在学科学时候不动手不行。以前《少年科学画报》经常会搞一些动手做方面的活动,现在搞得也比较少了。以前学生们上科学课,还经常会动手做一些小东西,小实验,有一些尺子啊、小漏斗啊之类的工具。现在这些学具学校都不能统一买了,我看现在学生上科学课,都是老师讲和演示,学生动手少多了。这样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差。我希望以后《少年科学画报》以后能多给孩子们提供点动手做的材料和机会,也多搞搞这方面的活动。

30年的怀念——青少年科技活动专家荣景甡

荣景甡老师在蟹岛会议上发言

30年的怀念——青少年科技活动专家荣景甡

 

为《少年科学画报》题写贺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