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还不算太冷。故宫迎来淡季,外地游客减少,正是观展好时机。摩纳哥的“贵胄绵绵”,除了皇室珍奇,最有号召力的便是雷诺阿、莫奈、塞尚、普桑、贝洛托和杜飞等名家的十幅画作,只为看这几张画,就值得专程泡一次故宫。
首先当然是雷诺阿!“梳理头发的沐浴女”丰富了我的雷氏真迹欣赏目录。这幅画秉承雷诺阿的一贯风格,色彩明丽,轮廓柔和,笔触轻盈,把个刚刚出浴、正在梳理秀发的少女,描绘得甜美至极。
在东雁翅楼展厅,一位小姑娘与我搭话,说雷诺阿的作品,她可以一眼看出,雷氏笔下的白色最有特点,层次感强,与其他画家不一样。小聊几句,感觉颇有共鸣。说到曾在纽约看过雷诺阿画展,小姑娘眉飞色舞,俨然一个雷粉!
此展贡献的莫奈画作最多,分别在午门和东雁翅楼两厅展出,共四幅。另有贝洛托的两幅和雷诺阿、普桑、塞尚、杜飞各一幅。上月清华艺术博物馆“穿越大洋的艺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埃斯凯纳齐艺术博物馆19-20世纪藏画展”,也有一幅莫奈,一并分享!
据说故宫近期有五个展。“贵胄绵绵~摩纳哥格里马尔迪王朝展(十三世纪-二十一世纪)位于午门和东雁翅楼,展期2018年9月7日-11月11日。时间关系,余展仅看了位于西南大库的故宫家具,也很不错。
重点在这里,雷诺阿又来了!梳理头发的沐浴女。创作于1890年前后,现存摩纳哥亲王宫,阿尔贝二世亲王殿下私人臻藏。梦幻,柔美,恬静,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太让我着迷!细看少女裹着的浴巾,是否如小姑娘描述的“雷诺阿白”?

克劳德·莫奈,从罗克布吕纳眺望蒙特卡洛。创作于1884年,来自摩纳哥亲王宫的藏品。有些抽象,但莫奈的作品辨识度高,好认。好友小黄钻杆调侃说:看不清楚的就是莫奈!说得到位,印象派嘛,就是个“印象”!“不清楚”这个词,一针见血!
莫奈,摩纳哥海湾。创作于1884年,现存摩纳哥新时代国家博物馆。喜欢法国印象派,是从莫奈开始的。2004年10月在美术馆第一次看大宗的印象派原作,与80年代初看“卢浮宫凡尔赛宫250周年藏画展”,感觉大不相同。一次是震撼,一次是惊艳!
莫奈,绽放的树。现存摩纳哥亲王宫。印象派作品突破了学院派的传统技法,不强调明暗,而突出色彩。自然的用光,凌乱的线条,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我跟朋友开玩笑说,那种雾气迷离的效果,如果画时下的北京雾霾,估计也合适。
莫奈,库尔布瓦的塞纳河畔。创作于1878年。现存摩纳哥亲王宫,阿尔贝二世亲王私人臻藏。说起来,莫奈与雷诺阿还是师兄弟呢,进的同一间画室,拜过同一位师傅。年长一岁的莫奈与雷诺阿交情不错,比翼双飞,绘画风格各有千秋。
保罗·塞尚,瓦兹河畔的风景,创作于1873-1874年间。欣赏塞尚,实在令人赏心悦目!对着如此唯美的画面,怎么能不愉悦感官?难怪这位法国后印象派的主将,不小心便成了西方“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真迹,估计我至少看过十几幅,应该也像雷诺阿那样,为他做一个欣赏目录。
尼古拉·普桑,骑在象背上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汉尼拔。创作于1625-1626年间。早于印象派两个多世纪的普桑,也是法国人,17世纪巴洛克时期的重要画家,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画作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我对其作品了解不多。
贝尔纳多·贝洛托,威尼斯风景图:大运河和安康圣母教堂。创作于1739-1740年间。贝洛托是波兰人,是他叔父卡纳莱托的学生,威尼斯画家协会的成员,曾在意大利游历。他笔下的威尼斯风光,不知有没有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
贝洛托,威尼斯风景图:圣马可码头。创作于1739-1740年间。贝洛托这两幅油画现存摩纳哥亲王宫,也是阿尔贝二世亲王的私人臻藏。令人惊叹的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威尼斯风光,依然保持着18世纪画家笔下的风貌。
、

劳尔·杜飞,水粉画,尼斯狂欢节。来自阿尔贝二世亲王的私藏。本来不大接受野兽派,而杜飞这幅画却非常可爱!好友詹姐姐戏言,我外孙女也能画成这样。再看,杜飞拙朴的线条,还真有点像儿童画。喜欢这样的“野兽”。

在清华艺术博物馆参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穿越大洋的艺术”展出时,看到莫奈这幅“阿让特伊的港口”,创作于1874年。这个展览很棒,拟有空单发一博。本文所有图片均为手机拍摄,仅作留档备查。
补记:接近完成的博文,突然不见了。未曾先打底稿,面对白茫茫一片空屏,不知所措。只好凭记忆重写,没有了当时的兴致,草草完成。记得以前新浪有个功能,未发出的博文会自动保存,今已无效?尽管写博的人少了,还是希望博客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