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加起来都没有这几个月去口腔科的次数多!感谢女儿的鼓励和督促,终于下决心好好治牙。洁齿刮治,该补的补、该拔的拔,从开春忙活到秋后,所有缺损均已修复,只等适时装上两颗义齿就一切OK。
从小牙不好,可能与遗传以及出生时体重不足、先天发育不良有关。颌骨没长开,牙齿拥挤,里出外进的。意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时,该得的毛病都已得了,蛀牙,楔状缺损,牙周炎。多年只使用不保护,对不住我的牙们!
与西方人爱护牙齿从娃娃抓起相比,我等爱牙护牙意识薄弱,人到中年才学会正确刷牙。幸亏牙是自己亲生的,但爱也不难。欲攻其事,先利其器。女儿为我置了一套保健牙具:电动牙刷、间隙牙刷,牙线、冲牙器等。亡羊补牢,虽晚也益。
年轻时深受智齿之害,拔不得留不得痛苦好几年。长期在医院工作,近水楼台不得月,牙不好却很少光顾口腔科。若说忙得顾不上,可能都没人相信。当真如此。嫌看牙太耗时,且备受折磨,怕等怕疼,一直没有善待满口任劳任怨的牙们,很是自责。
退休有时间了,口腔医院号却难挂。不想麻烦人,挂不到专家号,就在网上预约普通号,去看刚毕业的年轻医生。我相信,经过医科大学口腔学专业5年甚至7~8年的学习和做实习医生的实践,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核、获准在口腔专科医院出门诊的小大夫,足以有能力处理一般的齿科常见病。
若想把一口牙整治好,工程浩大。仅一颗蛀牙,从根管治疗到修复,就要奔波若干次。我的体会:得到足够尊重、并与我沟通流畅的医生,都会处于良好的行医状态中。我只需按时准点就诊,积极配合,就能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
因此,我对那些比自己孩子还小好几岁的年轻医生,予以充分的信任!哪一位大牌专家不是从普通医生起步呢?
几个月过去,修损补漏,牙们齐整白净了许多!诊疗结束,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小大夫叮嘱我:好好护齿,争取在您70岁时还有20颗咬合关系良好的原装牙!并告知,每半年洗牙一次、复查一次!
谢谢你好姑娘,一定!
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以后两个“半年一次”,错开时间,至少三个月要去一次门诊。当看牙医成为一种习惯,当开口微笑成为一种习惯,感觉整个人都了清爽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