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大器免成(1)
(2016-06-30 10:14:40)
标签:
小说医疗公共卫生 |
分类: 原创小说 |
本博絮语:博友知青老曲,最近聊发雅兴,推陈出新,将以前发表的未竞之作,以梗概形式结尾,将小说圆满收官,再呈读者。拜读之后,倍受启发,心想老曲真是聪明,有点像我的主人公张三泰(开个玩笑)。这样的半截子“小说”,我稿库中也有若干,何不效法老曲,趁暑热懒得写博,陆续编发?小说《大器免成》,系一个中篇,写于十几年前,时间背景为世纪更迭之际,人物虚构,但皆有原型。讲医院的故事,我其实颇有顾虑,故半途而废。如今再无写作志向,虎头蛇尾,供博友一笑!
大 器 免 成
一
张三泰三十六岁,本命年。
三十六岁的张三泰在一家医院工作,学公共卫生的。这个专业出身的人在大医院没什么地位,医科大学录取新生,公卫系分数低,先天不足,毕业后除了就职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行政部门,也有到不同等级的医院预防保健和院内感染之类科室的,像张三泰这样进了医务处的,就算被当回事了。
其实医务处才最不是去处。作为医院核心管理部门,抓医疗质量,得罪的是医护人员;解决医疗纠纷,不满意的是患者;就像钟馗照相,圆看是鬼,扁看也是鬼。他们那一届,先在各科轮转,实习期满,医务处要人,人家医疗系的图的是当临床医生,自然没人愿意去,只有他这个学公卫的责无旁贷。
张三泰人长相一般,中等个儿,偏瘦,五官轻描淡写地长在一张漫长的白净脸上,在人群中不显山不显水。但他那看似平常的眼神里,有着一种不易觉察的灵气。
从小干事到大干事,一晃就是十一年,除了随大溜晋升一级职称,张三泰没有任何进步。不是张三泰不上进,张三泰出道时,医务处势力范围刚刚划分完毕,几把交椅各有其主,这就意味着张三泰不会在太短的时间内有升迁的机会,除非有人腾位置。因此,无论张三泰干得多好,也只能跑龙套听招呼。张三泰觉得,工作这么多年,他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两手都不够硬。
不过张三泰有张三泰的活法。张三泰天生淡泊功利,在同届不少同学成为业务骨干甚至学科带头人的时候,张三泰还能心平气和、至少表面心平气和地当他的干事。张三泰是聪明人,聪明人不一定有志向,但是骨子里傲。全医院几千口人,张三泰眼里搁得下的没几个,但你从他眼里绝对看不出来。
医务处总共六位,处座、副处和支部书记都是中层干部,还有一位老大姐有副主任医师职称,只有张三泰和低他几届的学妹小宋两个伙计。在别人手下当差,张三泰觉得省心。上头平庸,下头便可以得过且过。张三泰干活儿出数,不用枉费心机,更不必偷奸耍滑,用一半心思就把事儿办了。他把聪明才智大部分用在了八小时之外。张三泰在医院号称“半神”,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几乎无所不好。他爱玩,也会玩,喜欢下棋、听戏、旅行;只是受经济实力影响,实践机会有限。
但是,淡泊人也有脸面,七尺多高的汉子,像长工一样被呼来唤去地打杂,张三泰偶尔也觉得不平衡。在医院里,没有职务和职称,待遇就上不去,要不张三泰怎么在团结户一住八年?同届校友中,属张三泰混得不济。内科的杜晓熙、妇产科的方蓓都是科技新星;外科的李涛也晋升了副主任医师。张三泰还是中级职称,靠那点死工资和有数的奖金,只能把个小日子过得少盐没醋。
幸亏张三泰持家,善于粗粮细做。三年前,医院最后一次福利分房,张三泰终于告别团结户,得到一套“独单”。装修的时候,他在客厅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读书角,巧妙地用沙发与会客区隔离;临窗一张书桌,两只式样简洁的书柜里立着数百册藏书。卧室只有一间,张三泰精打细算,不但给儿子布置了一个漂亮的儿童天地,还别出心裁地用幔帐围出一个供两口子卿卿我我的浪漫空间。更绝的是,小小的阳台绿荫葱茏,奇石点缀,被装饰成一处叹为观止的袖珍景致。房间不大,花钱不多,却让张三泰整治得温馨紧凑、美不胜收。几位同时分到房子的同事参观后,懊丧的恨不得把屋里拆了重装。瞧人家张三泰,那才叫品位,他们说。
有什么办法,张三泰是什么脑瓜子?
住宅小区离医院不远。孩子平常住姥姥家,两口子每天早上一起出门,张三泰先把妻子带到公交车站,然后自己骑车上班。看着妻子松懈地靠在站牌下等车,张三泰想,女人怎么这么容易就失去进取心了呢?妻子小他两岁,三十出头的女人还是少妇,应该别有一番风韵的,可是她似乎已经未老先衰,穿着打扮有了点破罐破摔的劲头。
女为悦己者容。张三泰从妻子的表现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妻子叫黄颖,在文物局工作。结婚前她还真是一个尤物,漂亮也说不上多漂亮,但很耐看,那时候虽然也是素面朝天,却清爽得像个安琪儿,黑亮的长发不断地被梳理成各种别致的样式,每次见面都令他眼前一亮,他知道,她的长发是为他精心梳理的。
现在他们已经是中夫中妻,孩子都六岁了。黄颖自然用不着再为他梳妆。张三泰心里倒也觉得塌实,若是妻子不为自己“容”,却为不知哪个混蛋而“容”,岂不是遭透了么?
张三泰从小就不怎么上进,尽管他天赋颇高。张三泰学习毫不费力,随随便便就能拿个好成绩,班上那些用功学生都快嫉妒死他了。高三时别人废寝忘食,恨不能一天当两天用,他却照样贪睡,照样下围棋看电视,考上医学院的公卫系,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张三泰从来没有想过出人头地,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有品位的散淡闲人。
第一个本命年,他小学毕业,顺利考进市重点。可是就在开学前,没有任何吵闹迹象的父母突然协议离婚,把他扔给了爷爷奶奶。母亲去加拿大继承遗产,父亲再婚,原本一个好端端的家就没了。
他从此自由散漫,不肯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在张三泰脑壳开窍,不大用功也能把书念得像模像样。每次看到他的成绩单,爷爷奶奶都不知要念多少声阿弥佗佛。
第二个本命年遇上件好事,那是张三泰工作后的第二年。一天下班后,突然大雨滂沱,出了医院大门,遇上一个东张西望、无处躲雨的女孩。张三泰慷慨地举起自己经常备在办公室的大伞,罩住了雨中颤栗的姑娘,这一罩,就把她一直罩到屋里,没费什么劲,姑娘就活动了一颗芳心,成了他的妻子。张三泰的未雨绸缪,为他赢得了后来的幸福生活。
张三泰不迷信,但却坚信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变化都发生在本命年。
第三个本命年会有一个什么悬念呢?张三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