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北京有个大都美术馆,最近正举办俄罗斯油画展,这是上个月从博友钟老汉的博客中获得的资讯。1月13日,约了老同学前往参观,一走进国子监街,便觉心情大好,及至美术馆,更是眼前一片灿烂——虽然有几幅在画册上看过,但面对19至20世纪俄罗斯油画发展最繁荣多变时期的画家们这么多幅原作,绝对是第一次!
美术馆环境极好,布展简洁大气,尽管有些展区灯光稍嫌晃眼,但总体观展感觉不错,唯一的遗憾是,由于是新馆,装修味儿太重,地下展厅通风不好,熏得我头昏脑涨。票价30元,学生票20元,65岁以上老人凭证免费参观,问60岁以上可否半票?答曰“否”,那就掏钱吧!能看到据说是靳尚谊馆长颇费周折才争取到的俄罗斯油画珍藏,已是幸事。
两个展,分别是《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展》(1894-1980),展期2014年12月6日—2015年2月27日,展址:大都美术馆地下一层展厅;《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美术馆藏品—尼古拉·菲钦油画作品展》,展期至2015年2月1日,展址:大都美术馆二层展厅。两展都将在国内多地巡展,这些名作来一次中国不容易,应该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欣赏。

一走进国子监街,就感到心情大好,没想到如此清净!自从2009年夏,离开我在江苏大厦那间临时办公室,就再没来过——那时午休时经常会散步到这里。

赞一下大都美术馆保留了这个门脸儿,把一座现代风格的建筑雪藏在身后,一点儿都不破坏整条街的风格。遗憾的是海报兀立,遮挡了全貌。

掏钱买票,感觉自己还“年轻”。这座低调、毫不奢华的建筑,出自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之手,灰色基调,清水混凝土打造的几何形状,融汇西方之现代与东方之经典,比较符合我偏于中庸的欣赏标准。

2015年是中俄文化交流年。《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展》由大都美术馆、全山石艺术中心、中华艺术宫、
山东省美术馆、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等多家单位主办,俄罗斯圣·彼得堡艺术中心协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支持。

展画之一。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位于莫斯科,是一个以集中收藏俄罗斯艺术家作品为宗旨的著名美术馆。初由私人收藏家帕·特列恰科夫建于19世纪下半叶。特列恰科夫去世前把收藏的全部作品捐献给莫斯科市,实现了他生前的愿望。

据说这两个巡展,经过了一年半的筹备。来自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的56幅精品,涵盖了从1894至1980年的近百年时段,这一时期正是俄罗斯油画多样化探索、形成自己民族风格的重要阶段。很多作品也为中国美术爱好者所熟悉。

《读书》,马利亚温

《女矿工》,卡萨特金

《女农民》,这位大妈让人想起俄罗斯套娃

画家萨里扬的肖像

《库克雷尼克赛的肖像》,科林

精灵女孩

《乡村图书馆》。我的同学老屋说,这幅画很像我博客中随志愿者所拍北京皮村那座乡村图书馆的场景。细看,果然很像,尤其是那些孩子们!这幅作品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

设在二层的《尼古拉·菲钦油画巡展》,展出的是菲钦1910—1923年之间最有创作性的26幅作品。尼古拉·菲钦1881年生于俄国,1923年移居美国,被誉为“上帝派来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但在苏俄绘画领域地位举足轻重,也影响了很多中国当代画家。

年轻的女画家正在临摹菲钦的作品

另一位临摹者的作品

这位的临摹作品已近完成
据工作人员介绍,只需交费200元,就可以获得在展厅临摹半天的机会,这对喜欢俄罗斯画派的专业画家、美术爱好者,特别是青年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