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昨天随志愿者去了一趟皮村,这是一座典型的城中村,位于东北五环到六环之间。本村居民约1000多人,而居住在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却有近2万,他们多在建筑和服务等行业工作,因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皮村便成为这些“新工人”的聚集地。
皮村很乱,乱到让你惊诧,这里是北京?皮村很无序,无序到为获拆迁补偿而盖的违章建筑拥挤不堪;皮村很分裂,分裂到非城市、非乡村,且亦工亦农亦商;皮村很包容,包容到操着各地方言的房客们来自五湖四海;皮村也很文化,文化到有自己的工友之家、艺术团和博物馆。
皮村的孩子们,多是打工子弟,村里有一所“同心实验学校”,学生以流动儿童为主。有专职老师,也有志愿者老师。志愿者流动性很大,基本上是教一段课就离开了,接着再来一批。这种不稳定性,让皮村的孩子和所有流动儿童一样,有一种不安全感。
但皮村毕竟是“被文化”的皮村,这里有一座“乡村图书馆”,除了免费向孩子们开放;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比如读书会、夏令营,这就使得皮村的孩子,可以获得一些与其他流动儿童不同的经历。
图书馆为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所建,以“教育立人而不是书本扶贫”为理念,在国内已设有十多座分馆,“馆长”均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长期志愿者签约一年,有只能保障基本生活费用的工资;短期志愿者没有报酬。志愿者主要是大学生和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我们在皮村看到的,是一个由图书馆举办、为期一周的走读式夏令营,营员以3-5年级小学生为主,都在同心实验小学就读。夏令营的指导老师是6名女研究生,其中5名来自上海大学图书馆学系,另一名来自黑龙江一所商学院。她们作为短期志愿者,在“馆长”——长期志愿者协助下,参与夏令营的课程设计并组织实施。

皮村欢迎您!它的全称是“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

大都市的小角落,与相距不远的高档住宅区和高速公路格格不入

图书馆一角,藏书全部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

图书馆免费向村里的学生开放,读者主要为小学生

这里的书内容和质量都不错,据说很受小读者欢迎

一个专心阅读的男孩

坐累了,换个姿势

像纸牌一样的画片,不知道这是什么游戏

看了一会儿,没明白他们怎么玩儿的

图书馆也是一个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经常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以及电影欣赏课,作文比赛等,还在寒暑假举办冬/夏令营。

本期夏令营的招生海报。除了以上内容,还有朗诵会、写生、合唱等活动。据说孩子们还要通过实地勘察,绘制出皮村地图,对皮村的发展提出建议并且进行演讲。

开营第5天,3个小组的营员在老师带领下,来到离皮村约500米远的一片小树林中,上午的三项活动都在这附近进行。

每个小组先找到自己的位置

练习朗诵: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这一组,老师和小营员轮流领颂

在还有露水的草地上,老师和孩子们只好站着

3个没有参加夏令营的男孩,远远跟在后面观看

第二项,写生。老师把孩子们转移到凉快的桥下

老师说,可以画风景,也可以想画什么画什么

这孩子用铅笔认真打草稿

一个胸有成竹,一个抓耳挠腮不知道画什么

画一片绿草地

让老师看看你画的什么?

树林旁边是一条小河

天很争气,小风吹过来,坐在河边十分凉爽

一件作品大功告成

志愿者老师也画了一张,是她的小营员

老师让每一个孩子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这孩子说他画的是老师

休息时,男孩子编起了柳条帽

女孩子采一把狗尾草,编的是小动物

最后一项,合唱。一首我不熟悉的歌,孩子们唱得很投入

老师说,下午的活动是绘本剧演出,真想看看,这些孩子们演起戏来什么样,可惜下午有事不能参加了。再见,皮村可爱的孩子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