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略决定成败

(2007-01-24 09:39:47)
标签:

房产

战略

成败

操盘手

不降

中国

一个朋友操作一个小项目,定价时均价却高出了周边大盘400元左右,开盘一周销售0套,甭管客户如何承受不了,即使前期积累的600余名客户全部流失,他的价格一分不降,反而以每平米30元/月的幅度攀升,销售代表不理解、客户不理解,连周边的竞争对手都不理解,就连我这个自称“任我行”的操盘手都不可理解,我甚至说出:“这是2006年中国定价失败典型性案例”。

那是06年10月前后的事情了,至今已有4个月光景,当我再次询问其销售状况时,我却不仅愕然,好一点的户型差不多都卖完了,而且客户拜访量比以前更多,许多先前的客户都回来购买,价格已不是问题,周边的楼盘价格都以急速窜升,与这个小楼盘价格拉平甚至略高于这里。

4个月时间,短短的4个月,让我们的差距一下子分清出来,无疑,这位操盘手朋友是个引领者,我们都是追随者,他能把眼光看到半年后,而我们的眼光只能看到一周后或者一月后,这就是差距,我不禁汗颜!这个时候,我不得不说:“这是我见到的2006年中国定价最成功案例”。

当我后来了解到他为啥这样定价时,才知道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大市场环境好,房价只升不降,半年不到每平米至少升值500元左右。2、开发商不缺钱,这样也就没有必要为了回笼资金一股脑把房子卖光卖净。3、周边市场的价格虽然比自己低,但随着自己的价格提升,他们会马上跟随,并且以他们的优势,他们会定的更高,并且同类型的房子,竞争对手那里已剩余不多,不会对客户形成致命分流。

不人云亦云,不做追随者,而凭着自己的经验和高超的市场预测能力引领市场,知道开发商需要的是啥,能看清半年后的市场变化,做项目利润最大化——这就是战略!

分析一下:如果10月份他们定价按照客户心理预期销售一空,谁能否认这不是个成功的营销案例?但如果站在半年后的今天看,如果那样做,那一定是个失败透顶的案例,只因它违背了“利润最大化”这个战略定位。如果说松下幸之助说“企业不盈利就是犯罪”是对的话,那“能更大的盈利而不去努力导致利润降低30%左右”这同样是犯罪!

前几天,一个开发商问我一个问题:“他的项目不大,一期销售百分百,定价感觉太低了,想把二期定的高300元左右。事实是二期的房子综合指数远远低于一期的房源,按照常人的想法应该是低于一期200左右。他还有三期,因为一期定的低了,想利用二期把价格给拉高,以利于三期的推广。”

想法甚好!

我问他几个问题:1、你现在缺不缺钱?2、你以后还拿不拿地?3、你能不能把推广周期拖1年左右?

他想了想后说:“知道了!我定价低于一期,快速消化掉,然后拿另外一块地开发!”

我哈哈大笑,我知道,他的脑袋已经被我给开窍了!

如果就项目说项目,这位开发商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但如果他把这些问题放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去,马上就知道对错了,这就是战略的意义所在,没有战略指导,他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没了衡量的标准,谁也无法说其是对还是错。这与我上面举的那个案例有很大相似之处,只要衡量的标准放到战略的高度上去,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再说前阶段郑州新地王接连出现的现象,鑫苑257万/亩惹无数争议,建业431万/亩天价引来轩然大波,鑫苑苏州高价拿地并全国化扩张,这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如果冠以战略二字,则就很容易理解他们为何疯狂的拿地:第一是地荒,土地是开发商的生命线,这时的战略就是拿地;第二就是上市,走资本化战略,没有项目作支撑,上市则无法实现。如果明白了这两点,一切就可明白了!

战略就是命运!——罗伯特A.伯格曼的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的座右铭。


战略就是定方向,比如你的领域战略是哪些行业?你的地域战略是哪些区域?你的地位战略是哪个层次?你的时间控制是哪一个阶段?


战略就是定目标,比如你的企业在现今阶段是做大战略?还是做强战略?还是做长战略?


战略就是定方法,比如你的企业现阶段是准备科技进步战略,还是管理升级战略,亦还是产融结合战略等等。


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你才能搞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问题弄明白了,你才能知道你今天在哪里?明天要到哪里去?


没有战略指导,你的项目定价高低,推广快慢,扩张规模,利润大小,公司人数多少等都没有了衡量的标准。


因此,我们在评判一个项目的成功或是失败时,要用战略的思维去思考,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那种“盲人摸象”的窘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