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干啥的?我不好回答!
写过文案、写过策划案、做过执行者、做过管理者,时间长了,别人再问我干啥的,我只好说,我是帮人做买卖的,就是帮助一部分人买东西的,也是帮一部分人卖东西的,就像那个桥,连接着客户和客户的客户。
对于文案和策划,我有这样的认识:能策划的人不一定懂文案,但文案的人一定要懂策划,也就是说先有策划后有文案,通俗一点说,策划是下蛋的鸡,文案是鸡下的蛋。说,一个不懂策划的人只要文笔好就可以写好文案,我说这是胡扯,就像一架飞机飞在天上而没有航线,飞不到目的地、撞山可能性100%,就让余秋雨现在来做我的文案,如果我不给他说目的干啥,客户是谁,竞争者啥情况,市场情况如何,自己产品如何,就让他埋头写,估计也写不出啥好玩意来。但策划可以不懂文案,就像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而刘邦三千就是最多了,为啥,韩信是文案,而刘邦是策划。
因此,我说,埋头写文案的那一部分人,加快步伐去学习策划,否则没啥出息,再多也是给人做嫁衣裳,替人打杂,因为文案不是文学,他不容许你天马行空、任意翱翔,它需要论点、需要论据、需要结论,都给你设定了的,剩下的就是你找一些文字把它给支撑起来就行了,你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这里基本没用。
我可以三个月培养一个文案高手,但我一年也不一定培养出一个策划高手!
那有人问了,市场比比皆是策划师、策划助理、策划专员、策划高手,那他们只用了半年就很厉害了,这是为啥?这一点,请大家擦亮眼睛,这些人99%的自封头衔前头都要加个“”,充其量也就是个打杂的,我不否认他们中有个别是非常出众的人,但那是机会和名师加上自学才能达到的,我也有可能做到,但这样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就像大熊猫一样难见到,而你随处可见的那些人只是狗熊,你被忽悠了被假象迷惑了,知道了吧!
文案的最高境界是通俗,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我追求的境界。大部分写文案的都不是写给民众看的,99%的写文案的人学历都非常高,至少是个大专,他们写文案多是写给自己看、领导看、同事看、同行看,唯独忘了写给客户看,不信你翻翻报纸,随处找点广告版面,你真正需要的信息在哪里,倒是那些无病呻吟的语句招摇过市,想象得到,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的版面不能简单了之,那就下大功夫,必须要做到“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等他们苦苦熬夜、开会、争吵、讨论、敏思、纳闷、搜肠、刮肚,舒展开艳后,那样猪都不看的文案也就盖棺定论了,辛苦了,快点上,不错,好,哈哈——那些写的比四书五经还难懂的文案就这样被推上了大众的视野,这可乐坏了媒体,纳闷了消费者,发泄了“创作者”,而我却认为它们污染了这个世界的眼睛,那一天大部分的眼睛都“瞎”了,我肯定一定是他们惹的祸。
杜甫写诗,不求高深晦涩,他追求的是通俗易懂,连街头卖菜的大妈都能听得懂,因为他知道,他的读者是劳苦大众,不是李白之流的墨客。
我也写过文案,我也埋头苦思、彻夜难眠、引经据典,网络求救等,还好,我首先是一个策划者,这就使我的文案还算目的明确,方向不乱,至于文采,我有自知之明,我很清楚,我是在卖东西,不是给人比文采,这样长期下来也就练就了自己的风格:俗,通俗,俗可耐!看过我写文案的人都会发现,我从来没有跑过题,也没有那些多余的东西,这说明我在写的时候是清醒的。
现在我很少写文案了,连方案我都不想写了,我一直在想,在思考,为啥?
我想先想出来,然后公众说出来,不需要文字说明,这才是最好的文案和方案,真要有哪一天,客户说:我不需要文字的东西,你给我说就行了,我啥都懂,需要灵感,需要策略,需要方向,这个时候才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真到那个时候,会有98%的“文案高手、策划高手”下岗,那个时候如果你再能见到比比皆是的高手,我相信你还是停留在2006年的水平或者你的知识已经缩水了,充其量也就是幼儿园水平了!
前一篇:一孤影,笑平生
后一篇:对一个毕业生简历的建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