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习惯一个人,少人关心少人问。这句话好像是唱给我听的。
20多年来,一个人走一个人停,一个人思考一个人生活,习惯了,也就自然了。
自从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看了《小李飞刀》,才发现自己就是古龙笔下的那个李寻欢,天地间,任我行,一孤影,笑平生,好逍遥,好自在,浪迹江湖,无牵无挂!虽然不愿当李寻欢那样的人,更不想碰到林仙儿那样的女子,但我喜欢这句话,从此,我的任我行就出现了,这句话也就跟随我至今,后来各种任我行牌产品很多很多,管它呢,我的不同于他们的,哈哈,只有自己知道我的是啥意思!
一个人,总难免不了有些孤单,小学时有小朋友玩,中学了也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玩,高中了就玩的人少了,大学了,虽然表面看着很亲切的,但总觉得那种感觉已经不给以前那样了,毕业了,开始感觉自己的孤独了,小时候的伙伴、中学的同学没音信了,大学的同学也东南西北分的四零八散,连发个短新问候问候的机会都很少了,要不是自己主动找几个人打电话聊聊,估计一辈子也不可能再见面或者再听到声音了!
前段时间一个室友结婚了,他给我通了电话,感动得我热血沸腾,不管如何也要参加一下他的婚礼,但就是在去的那个早上临时有事,没有去,托人捎了个红包,让他们替我捎个信,可以想象到他们隆重的婚礼和吆五喝六的神情,遗憾呀!从那后,同学们又没动静了,也不知道那个室友婚后如何了,他没给我来信,大概是生我的气了,我也没给他电话,怕打了电话后不知道说啥。就这样,又平静了!前几天,又一位室友在Q群上通知说结婚了,还有时间还有地址,但不知咋的了,这一次,我却没有了那份激动,不管是忙还是不忙,我没有去,也许哪天见面了又是尴尬,也许哪天想起来我会很后悔,但我不知道去了后会干啥。索性一个人自在,别人不知道你干啥了,你也不知道别人干啥了,这也许是一种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时间流呀流,当儿时“春水向西流”的观念转变为“向东流”后,就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学习、学习、再学习,比呀,赶呀,超呀,拼命呀,当自己的三叉神经给自己敲响了警钟后,才知道,我不是北大清华的料,算了,任命吧!就像自己苦苦追了一个又一个女孩子最终落得个“花自飘零水自流”后,再也没有勇气去面对一样,还是一个人自在,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南就南,想北就北,命运交响乐从此一个人去弹,管他调高调低,管他忧伤悲喜,只弹给自己听。
徐志摩的爱情观是我推崇的:“爱情,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暂且不说徐是如何苦苦追求小曼的,但他的这句话,我却把它奉为爱情观的座右铭。不强求,不怨恨,一切随缘,顺其自然,这样的爱情是何等的美好呀。我就在这样的座右铭指导下,走到了今天,爱过,恨过,欢喜过,失落过,当一切都过去后,才知道,原来他们都不是我最终的结果,我还有追求,我还有自己的爱。但当一个又一个朋友同事走进婚姻的殿堂时,当一个又一个朋友好心的问我女朋友在哪里,从事啥工作时,我才发现,我已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了,无论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但还是要感谢这些朋友的关心。也许将来的猴年马月狗日,我突然与一个女子牵手了,那我的爱情也就真的走进坟墓了,那一天,我也将成为一个正常人。
我不喜欢网恋,自从与信了1年多的笔友见过面后,就再也没有勇气笔友了,后来有了QQ,就开始了与一些陌生人的交谈,刚开始是聊不看照片不见面,后来就看照片还有视频,再后来就见面,见了面,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继续陌生,不再有Q上的熟悉了。我发誓我不会网恋,但我不否定恋了后上网,真不知道那些通过网上招男友的女子是啥样的人,我猜想过,可能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十分的优秀,身高体重腰围都国际标准,脸蛋都光滑漂亮,事业也很优秀,月收入高于3000(至少是高于2000),这一类人由于太优秀了,也就太自信了,没有男人愿意碰,这样的,我的胜算比较小;另一种,那就是没人愿意要的那种人,或者长相不佳,或者性格孤僻,或者学历不高,或者刚刚失恋,或者被人甩了,这样的人我看也不适合,因此,我的结论:网恋,我不信,我不爱,我不恋,哈哈。
既然自己叫了“一孤影”,那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号,也算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吧,一个人,依然的一个人,但我并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哪一天我会把我的爱用笔画出来,然后走到大街上去找,或者去万人相亲大会上去找,真要找不到,那就只能任命了。
“笑平生”,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暂时没有爱情,多了对家人的爱恋,没事就向家里多打打电话,多和父母聊聊天,多回去陪小侄儿逛逛公园,逗逗他玩,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多看看书,多听听歌,多看看动画片,多看看故事会,让自己年轻起来,快乐起来,我会这样做的,这一点我特自信!
前一篇:天地间,任我行
后一篇:文案的最高境界是通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