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的那些衣食住行

标签:
关于老年人节气小节日子 |
分类: 生活感悟 |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阳光直射在地球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则进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24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间祭祖。在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有些地方还有“搓丸子”、“分冬酒”、“围炉”……的习俗。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在我国长江流域更有:天虽寒,独有腊梅来争妍的迷人景观。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工作之余的人们不要忘了给自己的身体补一补。为了提高进补质量,珈铭在这里搜集了一些冬季食补的方法和常识。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中年人冬至养生关键:
1.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2.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事业的精神支柱;
3.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4.注意仪容仪表,不同的场合装束要得体,心态年轻化,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
5.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6.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老年人冬至养生关键:饮食调养
1.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2.食宜清淡针对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特点,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用现代营养学观点,老年人的饮食应“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3.食宜温热熟软老年人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故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由于年老齿松脱落,咀嚼困难,故宜食熟软之品。
4.食宜少缓“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谷气长存”。主张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