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监管为何频频只做口头文章
12月25日,央视新闻痛批北京黑出租乱象:黑车公然占道揽客、漫天要价、发票造假、乘客报警无用;正规出租亦“宰你没商量”。央视直斥黑车猖獗:“北京南站10公里要200元,真黑!”监管不力:“黑车监管不是不管,是没管!”新闻引发网友强烈共鸣,纷纷在微博吐槽黑出租。这是昨天的央视《新闻直播间》,曝光“黑”车占公交道揽活,部分正规出租漫天要价,“3公里路程要价80元”的真实案例。

消息一出,很多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调查,发现在高峰时段,东直门、北京站、王府井、国贸等地存在出租车议价趴活、黑车挤占出租车空间等现象,这些问题加剧了市民打车难。25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北京发布”表示,北京一些交通枢纽周边打车难,黑出租车趴活宰客引起关注。北京市委市政府昨日下午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开展专项治理整顿。此前,北京警方针对交通、治安、环境秩序等问题,已启动清理整治,媒体和群众反映的突出情况正是整治的重点。
前不久曾有“30公里的路程在打发票时变成了153公里,收费450多元。”的外籍小伙被宰时间,这则香港来北京出差的“法国小男生”在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乘出租车被“宰”的微博20日发出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事情的发展本不像报端所说的这几件事,在车站有打车经历或者了解站前黑车运营的朋友肯定都清楚,对于外地人的两站换乘环节,很多黑车抽尽了油水,西站到北京站的那么点距离漫天开价,对于外地人,这些车主没有半点“北京欢迎你”的热情,反倒是冷冰冰的“宰你没商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黑车运营呢?据知情人士介绍:“这已经形成一条地下产业链了。从旧车黑市上花一两万买一辆伊兰特等旧车,而且其中有一些就是正规出租车公司报废的车又流入了市场,连颜色和车上的标签都没变。然后有专门的改装厂将车装饰成和正规出租车一模一样,牌照、顶灯、计价器、发票、监督卡等都有专门的地方提供,只要几千块钱就能办齐这一套,然后就可以‘上路运营了’。”
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润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对于交通、治安、环境三大秩序的整治方案,市局采取“三加四”的模式,交通民警、治安民警、城管队员和协管队员共同组成执法小组,在高峰时段,对重点地区加强整治。同时,警方呼吁市民举报相关线索。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表示,非法运营、黑车、无牌车辆等是整治的重点之一,市公安局将会同多部门,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深入到重点地区进行整治。据透露,根据摸排,有关部门已经掌握了一些黑车泛滥的重点部位,将联合当地政府部门从根本上治理黑车问题。
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副局长黄建军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将加强对出租车司机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对机场火车站的运力保障,优化运力分布,同时对扰乱行业秩序、拒载、多收费的行业害群之马严厉打击,坚决清除。
黑车或者正规出租车宰人一直都是常人眼里见怪不怪的事情了,而相关执法部门肯定对此也是各种心知肚明,可是为什么只有在走上公众媒体平台,指着鼻子找责任部门的时候才会站出来表决心除恶呢?其中的利益关系是否也满足了部分执法者的私囊中饱呢?很多事情不说自明,还是先让这次“打黑”行动进行下去,结果才能说明一切,希望不会出现“打黑”到最后变成“反腐”的乌龙事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