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出错罗京无误神话无人能及
12月8日《新闻联播》在播出过程中出现事故,前一条新闻尚未播完,导播就将画面切回给主播李梓萌。李梓萌面对镜头从容播报下一条新闻内容,然而,上一条新闻的声音仍在持续,导致两条新闻重合混音播出。整个过程持续了15秒,但这一突发状况显然干扰到李梓萌的播报,导致她在画面恢复后把哈萨克斯坦念成“哈萨坎”。好在主持经验丰富的李梓萌及时调整状态,重新咬字发音后,《新闻联播》得以顺利进行。21:09分,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致歉微博:“今晚《新闻联播》因导播员口令失误,导致画面切换错误,特此向观众朋友表示歉意”。博文解释了错误发生的原因,而且态度相当诚恳。

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在个人微博中写道:“今晚《新闻联播》出了个切换错误,央视新闻及时做了诚恳道歉。联播一直奉行“金标准”,压力源自全社会的高要求。其实报纸亦都有“勘误”一栏,坦诚纠错与道歉。《新闻联播》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它有不可替代的符号感,它有失误,更有悄然的进步。新的改进正在或即将发生,不妨期待。”
对于《新闻联播》的这次错误,《青年报》记者采访了电视业内人士,他们大多表示很能理解,“当然是不该出现这个问题的,导播肯定按错钮了,因为操纵台的按钮之间离得很近,但是也可以理解。”华东师范大学新闻学系讲师满方也表示:“《新闻联播》出的这个纰漏,是技术操作失误导致的,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抓着这个不放吧,毕竟是人就会犯错,不管是不是央视,这种错误也不能做到百分百避免,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个问题吧。”
有媒体评论:如今央视《新闻联播》播报新闻内容开始平民化,逐渐远离了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变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档新闻节目。尽管错误无疑该尽量避免,但偶尔一个小小的错误、勇于认错的态度以及观众的宽容,或许也能成为《新闻联播》亲近观众的重要一条。
翻看近几年的新闻联播视频,可以看到同多类似的情况,现场补妆,聊天情景入镜,视频切入失误,播音员打嗝等情况都在荧屏上闪现过。谁都知道,个体不能代表团体,一次并不能否定全盘,没有谁能用一句话把所有的胜景泯灭,但是我只想说一个人:罗京。
罗京老师的30年是无误的30年,是新闻联播栏目从无到有再到繁荣的30年,更是罗老师毕生心血泼洒的30年,他走了,但是留下的是一个这样的符号:30年播报无失误!
新闻联播是中国的窗口,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新闻平台,谁都能想象作为这个栏目播音员的压力,但谁也都清楚作为这个栏目播音员的职责,13亿人的发言人,怎能有丝毫差池。作为自然人,你可以犯错,但是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即使大家允许你犯错,又怎敢犯错?
希望事情像大众所说,央视有失误但是也有进步,那么我们就共同的来期待央视新闻的更上一层楼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