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挂职 ≠ 吃空饷

(2012-09-21 17:02:31)
标签:

挂职

吃空饷

杂谈

分类: 热点热评

                           挂职 ≠ 吃空饷 

 

 

                   挂职 <wbr>≠ <wbr>吃空饷

 

   近日,湖北女博士吃空饷一事又引起网友们的热议这位女博士叫刘真,她于2008年8月任武汉铁路检察院助理检察员,半年后脱产读博至今未上班。2011年,襄阳市人大又任命其为检察委员会委员(副处级),两地均长期“吃空饷

两地官方在之后的几天里相继给出了堂而皇之的理由——“为引进特殊人才”而挂职。对于这样“合理的理由”我们每个人都不觉得意外,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它虽然不符合逻辑却是“制度”所允许。这听起了让人有些无奈!

 我们重新审视挂职制度,它的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干部的需要,让干部获得锻炼,丰富经验在某种意义上,干部挂职丰富了干部人事制度,体现了干部任用的多元化 但是,干部挂职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的管理漏洞,某些地方把挂职视为一种权力跳板或福利待遇,挂职干部赋闲领饷成为家常便饭

挂职制度不等于吃空饷,如何防止挂职干部只“”不“管”呢? 

首先,挂职不是“镀金”,不是提拔升迁的跳板,而是锻炼。因而,相关部门有必要明确挂职在提拔条件中到底应该占据多大的权重

其次,挂职干部要明确的管理主体。挂职干部名义上仍然属于派出单位,但派出单位在管理上往往鞭长莫及,而接收单位又出于多种原因不愿意管,这就出现了管理的真空。只有明确干部的管理主体,才能够施和完善相关的挂职干部考核机制;才能明确挂职干部的责任范围,哪些“为”,哪些“不为”;才能将考核机制清晰化透明化,与挂职干部所做的具体工作成绩挂钩。

最后,挂职干部机制必须社会和基层民众监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那些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干部们,以人民的名义,打破他们“铁饭碗”他们逐出“公仆”队伍把政府为主的社会管理行为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治行为,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挂职不等于吃空饷, 我们的社会才会重现公平的曙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