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端木珈铭
端木珈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309
  • 关注人气:6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日本的民族性格预测钓鱼岛未来局势

(2012-09-20 13:34:50)
标签:

日本

民族性格

b2b

钓鱼岛

未来局势

分类: 时政关注

 日本政府处理钓鱼岛事件上的方式、方法,与日本这个民族的国民性有必然的关系。日本这个民族,为了利益就必须不择手段。有一个美国学者曾经说过:日本作为一个民族,从来就没有讲过信用。言而无信,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日本在利益之争时的必然手段。日本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太多,日本人不认为这是“耻”,反将其视为成功的智慧。对于钓鱼岛,以前日本不敢主张,因为中国放弃了对日赔偿,现在日本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为由,要将中国固有领土夺走。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出尔反尔是尤其民族性格决定的。

民族性格是人在与自然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大和民族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民族。  中国作家周作人不仅留学日本而且不遗余力地翻译和推介日本文学并长时间致力于研究日本问题,他指出:“近几年来我心中老是怀着一个大的疑情,即是关于日本民族的矛盾现象的至今还不能得到解答。日本人最爱美,这在文学艺术以及衣食住行的形式上都可看出,不知道为什么在对中国的行动显得那么不怕丑;本人又是很巧的,工艺美术都可作证,行动上却又那么笨;日本人喜洁净,到处澡堂为别国所无,但行动上又那么脏,有时候卑劣得叫人恶心。这真是天下的大奇事差不多可以说是奇迹。     

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

地理环境是构成民族性格原生形态的基本因素:狭长的海峡阻隔了日本与大陆文化相互交流的巨大障碍;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 培养了日本人坚定乐观的生活信念;资源贫乏,使日本人重视人才智力的开发培养;长期孤悬海上的岛国生活,也造就了日本人狭隘的民族心理和岛国心结。  日本民族性格表现出其强烈的矛盾,“菊”是日本皇室家徽的象征,“刀” 是日本武士文化的象征。

1 桀骜不驯与自卑的高度结合

日本民族在先天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等方面很难具有优势,但是他们始终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和不甘落后、争做一流大国的理想和目标。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强劲发展使得部分日本人心里认为日本比其他国家“高贵”许多。然而同时自然环境方面包括地理位置的孤独、资源的匮乏、自然灾害的频繁也促成了日本民族谨小慎微、封闭自卑的性格。

严重的唯意志论者

日本人蔑视物质、重视精神。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的观念就是,身体条件、物质条件的限制不算什么,只要有坚强的精神意志,什么都能做到。这就使日本人的行为方式超越了自然的法则,以精神意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去行事。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讲的,日本对美国宣战的信心来自于他们对精神的无限信赖。《每日新闻》的宣传是:“我们如果害怕数字就不会开战。”日本的政治家、大本营以及军人们都反复强调“这次战争并不是军备的较量,而是日本人信赖精神与美国人信赖物质的战争”最终“物质力量注定必将失败”。

3 特有的“耻感”文化

由欠负—报恩伦理体系构成的道义社会造就了日本人独特的人格观和尊严观。在日本,一个完美的人、拥有自尊的人就是一个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义务和责任并能够严谨的履行其职责的人。羞耻感将日本人牢牢地束缚在道德律令中因此在日本人看来,知耻就成了德行之本,只有对耻辱敏感才会实践善行的一切准则。

4 完美主义
  在意识深处,日本人有一种很深的自卑感。他们把自己和中国之间的巨大差距理解成是自己先天不足。所以,日本人有着强烈的修正意识超越意识,总是努力地改善自己,总是竭尽全力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日本人一方面高度自尊,另一方面对外来的东西从不拒绝。这正是日本人的奇特之处。
日本人为了完美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5 强烈的等级观念

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很强的国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等级序列秩序自觉自愿的服从和认同。在日本人的心里, 人与人之间从来就不是平等的。现代社会里的不平等与封建时代源于身份等级指的不是法律意义和人格上的不平等,而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乐于遵守的基于实力和权威主义的支配与服从。在日本,谨慎、客气、懂得收敛自己,是对一个人的正面积极的评价,而任性、不能辨明自己身份的人往往要受到集团成员的排斥。

日本民族双重而矛盾的性格使得这个民族在对待钓鱼岛问题上,不讲信用、口蜜腹剑。这次钓鱼岛事件的处理方式,日本政客尤为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表面上,我还是跟你讲好话,但该干什么干什么。虽然中国外交部多次抗议、警告。但日本政府仍然我行我素的购岛。了解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对待钓鱼岛问题上,我们中国民众或者政府就不要抱什么幻想,做好准备,等着日本开第一枪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