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民网络交流应该大力提倡

(2012-05-15 14:42:51)
标签:

中国

广东省委

互联网

官民

现实生活

杂谈

分类: 热点热评

官民网络交流应该大力提倡

资料图

昨天5月14日,十一届中共广东省委常委集体与网友在线交流,并且上了报纸头条,因为此次网络对话,从规模上讲较往年有很大的变化,引发更密集的关注。在近两小时时间,新任省委常委回答了网友提出的13个问题,内容涵盖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诸多层面。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

中国官员,尤其是较高级别的官员,与互联网世界以及普通网友的直接对话,在近些年日渐流行,从对网络对话这种形式的尝个新鲜,到越来越讲求“真对话”、“说真话”,此过程显然是技术推动现实政治生活进步的一个中国折射面。很显然,这是很值得提倡的,结合近些年来的情况分析,地方政府解决问题效率低下,根本上的原因就是太脱离实际,往往官员高高在上,没有接触地气,无从了解到底层人民的感受。导致许多事情解决通路的不畅通。这次广东省委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亮相网络,算是一个标准的示范行为。

 

相对于传统媒介,网络民情及其表达具有更接近地气的独特价值。互联网的产生与急速普及,让在现实生活中受限于各种角色与身份负累的人们,有了另外一个相对较放松的表达空间与可能。而且在互联网日益开放的今天,许多最真实的话语,能够毫无顾忌的说出来。包括此次官员与网友的对谈,尝试放松情绪,不再板起面孔说话,尝试不用那么书面,家长里短,尽可能日常地去表达——— 越来越自然,也越来越从容。这样人们的网络发言,才更容易说出真话,相应的,官员在这样的交流中也增加了听到真话的可能性几率。

网络所表露的,不是现实的全部,却一定是真切现实的一部分。

仅仅 广东就有一亿人口,其中有6300多万网民,如此规模的网友比例,中国各地是网民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如同常规渠道,网络信访使得我们的官员无法再回避这一巨大的舆论场。

事实上,对网友的定义不能另行区分,因为网友也是公民,他们的表达与言说,没有理由因为网络这一外在元素而被归入另册。与在现实生活中继续“打捞沉没的声音”,不仅不矛盾,且网络必将为后者提供足够的助力。人们应当感谢互联网所给予的平等言说机会。

在此次官民网络对话中,甚至有很多问题称得上尖锐,官员应该坦承其对批评性留言的态度,批评的声音让执政者更清醒。从中可见官员对于网络、对于网络上的批评所真正应当有的态度。因为砖飞来的方向,本就是最真切的国民期许;而执政党与政府的责任与承诺,需要的也是最尖刻的检视与督促。

广东这次集体网络亮相,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示范,让个体官员的发起、个别省份的发端,由一个人到一群人,由一届到每一届,由一年一次到不间断的日常化互动,让与网友对话从“官员的出彩”成为“不这样就不行”的硬性执政要素。这是我们理想的制度成型路径,同时需要越来越多的官员为这样的制度成型助力和加速。

官民的互动,同样亟须从互联网开始,进而重新激活各项早已制度化的、那些现实社会中的沟通渠道:打通庙堂与江湖,从虚拟扩容至现实,互联网给了中国另一个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