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端木珈铭
端木珈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840
  • 关注人气:6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棍棒政策解决不了医患纠纷

(2012-05-02 17:10:54)
标签:

卫生部

医患纠纷

暴力事件

解决医疗纠纷

刑事案件

杂谈

分类: 热点热评

近段时间来,因为医患纠纷,引发的暴力事件实在令人惋惜和痛心。同时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但威胁到了医院执业者的安慰,甚至不相干的路人也会被牵连,这一系列的医患暴力事件不但不会促使纠纷的合理解决,反而进一步的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当然,医患纠纷由来已久,医患纠纷中,最多的表现形式就是陈尸在医院大堂或者门前,还有的摆设灵堂,花圈,焚烧纸钱,聚众滋事等等。这也到见怪不怪,所谓死者为大,这种事情多半都会私下悄悄的解决了。

把公众视野聚焦进医患纠纷问题中来的,并不是这些“小事”而是闹出了人命的大事,先是哈工大医生被刺死,又出现北大医生被刺,这接连发生的恶性伤人案件,都在向我们警示着医患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地步了。

于是,中国卫生部官方网站在劳动节当天发布了一则官方通报《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就医患纠纷暴力事件,卫生部公安部做出了明确的阐述。特别的是,将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的写入到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中;可以解读为,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公安部门就可以把这类事件划归到刑事案件来处理。这一通报的出炉,被网友解读为“棍棒政策”。这种行为究竟算是刑事案件还是普通的民事纠纷需要专业的法律界人士来定论。古语有云,棍棒之下出孝子,而医患纠纷也没有亲缘关系那么单纯。单纯的严厉政策不但无力解决如今越来越激烈化的医疗纠纷,反而会有可能导致更多的不满情绪。

http:///i/si.php

棍棒政策解决不了医患纠纷

卫生部官方网站通告截图

那么如何做才算是一种合理而且稳妥的方式呢?

要解决医疗纠纷,原本有诉讼、调解等正规渠道,为何有些人要剑走偏锋?一般来说,是因为那些诉诸暴力者不懂得理性维权,不信任正规渠道。要让医患纠纷中的维权行为回归理性渠道,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是实现患者利益组织化。探索建立患者维权组织的新思路,可以增加患方的话语权,改变医患双方地位不对等的现状,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单纯的“棍棒政策”显然只是加深了维护医院的权益,而并没有实质性给医患纠纷中患者一方一个及时有效的方式方法。《通知》所表达的精神用民间意识解读,就是一张对患者权益蛮横的践踏。医患纠纷,患者出了事情,不是私下悄悄的解决,就是最终胳膊扭不过大腿不了了之,一旦出现了医务人员收到了伤害的个案,政府又是声讨又是制定政策,这种帮人不帮理的态度,严重的阻碍了医患纠纷的良好结局。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针对医患纠纷的处理办法。

在患者利益组织化方面,国外已经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荷兰,“患者与消费者联盟”及各地的分支机构,都设有“医疗保健投诉办公室”,其主要职能就是为维护病人权益提供组织保障。荷兰民众可以向该办公室反映问题,组织成员除了为患者提供法律和医学咨询外,还帮助消费者向相关部门投诉。联盟成立以来已,已经协助不少医疗事故受害人或家属成功投诉和追讨赔偿。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联盟还就医疗改革问题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为建立公正、公开、独立的医疗投诉机制献计献策,并促进了互相尊重的医疗文化的形成。在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也有类似组织;

但在中国内地,绝大多数患者维权无门,处处碰钉,《通知》的出台,并没有对维权通道做实质意义上的指导,这么不公平的《通知》,出自我们的卫生部公安部,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