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可口可乐风波 真相不是杞人忧天
(2012-05-01 10:27:09)
标签:
可口可乐山西公司软化水含氯杂谈 |
分类: 热点热评 |
文/端木珈铭
“给人民真相,天塌不下来!”
当“毒胶囊风波”尚未平息,可口可乐山西公司又曝出了“含氯可口可乐风波”,据称有部分含氯软化水部分批次饮料产品已经流向市场。4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可口可乐山西公司多个批次、十余万箱可乐产品掺入消毒用含氯处理水,且数万箱产品已流入市场。涉事企业的声明,对此矢口否认。
与此同时,4月17日晚至4月18日凌晨,山西省质监部门两次对外紧急通报,称该批产品“未销往省外”,并随后确认涉事批次产品抽检合格。
短短一日,山西省地方政府部门就公开的回应了此事,并称,这十万余箱可乐并未销往省外,可谓相当及时,却并未消除公众的疑虑。人们需要确定无疑知晓的,而不是官方站出来,没有任何解释和论证的通报。当然,官方至少还要验证一下媒体报道的诸项细节是否属实。面对普遍的疑问,山西质检部门在没有考虑周详的情况下贸然的做出“未销往省外”的回应,只能让民众更加感到忧虑。随后在当地官方媒体回应,近一周后公布调查和处理结果。
根据的现在掌握的资料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涉事批次产品虽因操作失误掺入“含氯软化水”,但其安全据称不存在问题。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此次的余氯风波,只是杞人忧天,国人只是虚惊一场?
很显然,事情的来龙去脉远远没有通报的那么简单,对通报的解释也有悖于逻辑,既然安全管理不存在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错误呢?这次含氯软化水被掺入,今后可能是其他更有危害的东西被掺入,如果不及时的做好事件的反思和整顿,可能导引出更严重隐患的现实,所以,简单的从食用安全上说没问题,并不足以将事情的轻松盖棺,更不足以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交代。
质监部门的快速反应,值得肯定。但是在风波乍起,还为完全了解事情的时候,所有批次并未全部抽检的情况下,为了贪求速度而公布检测结果,并不是一个公权部门应该有的姿态。这样做,只会饱尝“未向媒体充分解释”之苦。是怎样个别的生产条件?又不符合什么样的“相关规定”,这样公众无从获知,便只会揣测。对涉事企业的形象,对质监部门的信任带来更多的伤害。
再就是,这次“含氯可乐门”也着实的给民众敲响了警钟,即便目前的各方说法般“安全无虞”,但公众亦无法想象,屡次标榜企业责任和规范流程的知名企业,在面对生产异常时的反应,竟是如此不堪:死不认账,灭迹封口。
这套熟练的连环应急措施,让人不能不担心,在已经过去的时间,以及尚未到来的时间里,是否曾发生或还将发生更重大的安全隐患,企业会否一如本次的处理,选择掩盖和说谎?
一次余氯风波,严重损伤了公众的信任,且这种不信任,不会局限于本次事件的那几个批次。而且将持续影响到大企业的公众信任度。我们国人还可以再相信什么?一轮一轮的行业丑闻,不单单是国人的道德观念淡漠,实际上企业也在逐渐流失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原本倡导自发自觉,已经在我们国家发展中消失殆尽,公众面对政府信息,第一反应便是不信任?显然,这在是低估政府的彻查决心和力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这种“低估”渊源极深。个别企业有瑕,人们可以选择弃用;政府作为不堪,公众却难有生路。政府要意识到这一点,是人民的政府,就应该为人民说话办事,原因很简单,给人们真相,天塌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