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婚前守贞”并非无稽之谈
标签:
杂谈 |
从人性化的角度看“婚前守贞”,似乎不符合人性。的确,旧有的“婚前守贞”,讲究的是“守贞”,为某个人“守贞”、为道德“守贞”,而且是专指女性。但现在的“婚前守贞”,却是从健康的角度考虑,这显然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婚前性行为有着诸多的坏处,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
令人欣慰的是,书中特别谈到了“婚前守贞”,认为这是唯一能避免怀孕和传染性病的100%有效的方法,这话显然没错。诚然,照本宣科的教育不一定会起效果,学生也不一定就此相信,更不一定从此就能够做到“婚前守贞”。但如果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将这个观念深入到学生内心,使他们多一个成熟、理性思考的角度——这肯定不是坏事。
在我看来,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而健康就是生命的本质: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一个人的健康更为重要。所以,我们更应多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婚前守贞”,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懂得爱护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