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07-04-22 07:15:08)
标签:

文化

感悟随笔

资格证

职业

上岗

分类: 热点热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前不久看到网上的一则消息:“由文化部、劳动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筹备5年之久的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即将推开,这意味着今后从事影视、歌唱、舞蹈等文化行当将需持证上岗。”

 

     文化行当要持证上岗?谁来制定这个职业鉴定标准?制定的标准又是什么?

 

 

职业技能鉴定是在促进文化发展吗?

    大家都知道,文化行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行业,能拿职业技能鉴定来衡量吗?一个街边杂耍艺人,一个土生土长的乡村小戏班,一个有祖传技艺的民间艺术家 这些都应该定为文化行业,但这些人能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吗?再拿演艺圈来说,各个艺人、导演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都在不断地追求变化创新,而且业内的从业者都是以自身的独特个性而生存的。职业鉴定是否会抹杀文化行业的个体个性,或者说让一些民间艺术失传,这值得我们深思。

 

谁让文化行业人员“持证上岗”?

     持证上岗,感觉是用人单位需要相关人才,有相关职业鉴定。而现如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到处是,用人也是不拘一格,谁来规范谁来要求“持证上岗”?立法?如果立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何在?

 

职业鉴定不易

     拿主持人这职业来说吧,如果制定职业鉴定标准,“普通话过一甲”可能被订为一个标准。但试看全国,很多节目是以地方语言特色作为节目亮点而设立的,特别是一些娱乐主持,普通话很多都达不到一甲。”对这些风格各异,各有特色的主持,用什么去评判他们的优与异呢?

 

职业鉴定须有“外卡”制

    同样拿主持人来说,很多港台明星或者是外国明星,来大陆参加的客串主持,是常有的事,他们可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他们的职业鉴定怎么评定?这里借鉴一下体育竞技里面的“外卡”制,也许能暂时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蓝色好心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