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续前

(2008-03-30 21:33:38)
标签:

杂谈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文史不分家”。大概越古,文史就越不分家。《尚书》、《左传》不用说了,后出的《史记》、《汉书》,许多篇章后人也常作为文学作品来读的。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文史渐渐成为两途。所谓“术业有专攻”,小说家所练的那套家什把戏,史家是不怎么玩的。但是,一个优秀的史学家从来就不缺少文学功力。历史除了考据论证外,还需要叙述,文字功夫必不可少。而史家之研究,同样需要文学的想象力。留下的历史文献再多,研究者用力再勤,也永远无法复原完整的历史,残缺和断线是不可避免的。完整的历史是什么样子?这就需要发挥想象力了,以想象和推理指出其可能,断定其真伪,弥补其残缺。对此,白话圣人胡适说过:“史学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是艺术的,重在史事的叙述与解释。”“没有高远的想象力,不能构造历史的系统。”(《胡适文存》二集卷一,《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史学家陈寅恪也说:研究者必须以“艺术家的眼光”,进行“神游冥想”,从而做到“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其所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金明馆丛稿二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史学家在长期的历史研究中,练就了“艺术家的眼光”和“高远的想象力”,虽然他们一般不怎么玩的小说家那套家什把戏,但那套家什和身手还是具备的。现在,韦先生把它运用到历史小说的创作中,岂不是信手拈来吗?

    的确,我们看到韦先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手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学形象,玩起小说家那套家什把戏来,也是行家里手。

历史小说毕竟不是历史专著,它必须具有小说的属性。作者须要通过虚构和想象,使故事更完整,人物更丰满。然而这些虚构和想象,只能是此时此刻历史发展的合理推演,人物的言行只能是特定角色、特定身份、特定性格的自然延伸。本书作者使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解剖人物的内心世界,摹写人物思想行为的逻辑进程,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剪彩裁组合,并虚构人物,编织故事,营造场景,以强化戏剧冲突。由于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其虚构和想象不仅没有违背历史的真实,反而使情节更集中,故事更精彩,人物个性更突出,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续前
后一篇:续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