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续前

(2008-03-30 21:32:12)
标签:

杂谈

 

    韦庆远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明史专家,对明史有深刻的见解,对明武宗也有独到的认识。描写明武宗,当然离不开对他最龌龊角落的揭示,但韦先生所着眼的,则是通过明武宗展现整个时代的历史,涵盖朝到野,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他要将自己几十年潜心研究的心得,通过另一种方式传达给读者。

作为历史小说,作者首先强调了历史的真实。人物、事件、制度,笔笔有来历。所有的“硬件”都有文献根据,都是经过认真考证而来,经得起推敲,经得起问难。全书说的是50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是一幅以正德皇帝为中心,从前朝到后宫,从皇帝到朝臣,从宫廷到民间,达官显贵、文人学士,乃至市井里巷、贩夫走卒,全方位的立体画卷。有一句老话说,“要知朝中事,山后问道听”。朝中的一举一动,在穷乡僻壤都会有所反映,皇帝的贤明昏庸,官员的清正贪酷,老百姓心里都一清二楚。历史本是一个整体,尤其皇帝和朝廷,为天下所系,只有对历史作整体观察,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它的本质。而且,作为文学作品,只有深入到社会的每个细节,才更有真实感和观赏性。

    历史的真实,并不仅仅是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准确无误,作者,不论是史家还是小说家,他们笔下的历史真实,应该是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是对历史本质的把握。作者凭借自己掌握的材料,依据他自己所理解的理论,对历史作出评判。所谓言而有据,言之成理。反之,言而无据,言之无理,就是对历史的歪曲。当然,对历史的见解人言言殊,学养的丰薄,见识的高下,都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一个在历史文献和史学理论中磨练了几十年的专家,他对历史的判断是可信的,至少堪称一家之言。那么,在采用文学笔法讲述历史时,是不是可以异曲同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续前
后一篇:续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