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壁画小巴大巴三月萨达姆伊拉克 |
分类: 观点-及杂文 |
一九八五年的三月八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正是在这一天,我登上了四大文明古迹中的“空中花园”。
那天我们顾了三辆车,一辆大巴两辆小巴,吃过早点就出发了。
我们乘坐的小巴走在最前面。我注意了一下车速,始终保持在九十公里的时速。这样的车速,在当时的伊拉克,只能走路边的车道。
有位姓王的同事,带了台录放机,播放着朱明瑛的歌曲。这种音乐和当地是音乐风格很接近,而且都属于一个语系。司机听到后,把磁带要了过去,插进了车上自带的录放机。于是我们在明快的歌声中,一路进发。
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司机突然把车停了下来,然后从路边的土道上向回开。走了有两三公里的样子,发现我们的那辆大巴停在那里,右后边的车轮已经飞了出去。换车轮耽误了不少时间,到达空中花园时,已经是中午了。
留在我印象里的空中花园,就是一座巨大的废墟,充满了苍凉的感觉。这座空中花园,是当时的巴比伦王,为他的王妃建的。回国后查过关于两河流域的资料,当时还记得那位王妃的名字,现在都忘记了。
在那座大土堆上转了一阵,也没有导游讲解。然后找个避风的地方,吃了点随身带的食物,又去室内的展馆,看望了一下那些刻满了楔型文字的泥板,就向第二个目标进发了。
原本要浏览三处地方,因途中出了那点意外,被取消的一个景点。途中加了一次油。我注意到那辆大巴,加了有一百零三公升的汽油,花费了三个半个第纳尔。如果国内的开车一族,看到这样的油价,不知做何感想?美国人打伊拉克,真是打值了。如果不是在短时间内拿下了巴格达,美国人的麻烦就大了去了。萨达姆若不是当初想吞并科威特,又何来国破身亡的大祸呢?
我们第二站去的是壁画馆。圆形的大厅,墙壁是一幅完整的壁画,勾画了一幅战争的场面。阿拉比骑兵与骑着大象的军队,在进行着殊死的拼杀。我似乎读过有关这场战争的记载,但是一点印象也没有留下。沿墙的地面上,设置了一些立体的布景,是画面的延伸,与壁画完全融为一体。场面十分惨烈,十分震撼。现在回忆起来的时候,仿佛又蒙上了一层油井燃烧时的黑烟······
乘车在路上行使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集会。是当地人在分发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散会后,棺材上蒙着伊拉克的国旗,被绑在轿车的顶部,各回各的家。
萨达姆政权对战场上的逃兵是非常严厉的。抓住了逃兵,拉出家门,在大街上就地正法。有位同事就幸运地看到了一次。
巴格达的街心和道路旁边,雕塑随处可见,大多取材于《天方夜谭》。公路旁也可以见到不少的大型雕塑,内容比较抽象,不太喜欢。
去过一次电影院。里面可以随意吸烟,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味儿和尿臊气。
在巴格达,最让人为难的是找不到厕所。当地人解决问题时,就是背过身去对着墙壁。我们内急的时候,一般是找个还没完工的房子,当然是主人没在场的那种。(不想没完没了地写下去了,把一些准备好的内容就加在了这里。)
题目与妇女节有关,不讲些与妇女有关的内容,似乎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