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浙江省教育科学院
为促进产教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探索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途径,
5月25至26日,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浙江省教科院承办的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小发明成果暨传统特色专业成果展示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金涛、浙江在线总经理、总编辑李仁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王志泉、省人力社保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吴钧、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高迎春、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胡建胜及省教育督导员游江韫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王志泉主持,各设区市教育局分管局长、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首先简要介绍了浙江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进展、做法及展示会情况。方院长表示,浙江省中职推进创新教育的四个基本原则为:构筑平台、发现潜能、提振信心和促进学习。他指出,中职教育最需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弱化、信心不足的问题,浙江省中职创新教育通过小发明小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发现中职学生蕴藏的潜能,使中职生获得成功感,重振信心,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专业。方院长强调,中职创新教育定位为两性:专业性和职业性。专业性即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与知识,通过与专业相关的小发明活动改变学生学习模式,从做中学,从研中学,使学生能够更主动、更灵活的学习。职业性就是学生发明的源泉来自于职场,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学生帮企业攻克小工艺、小方法、小设计的实际难题。通过职业性使企业和学校、学生紧紧连在一起,实现三方共赢。
中职学生代表、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夏冬同学,中职学生小发明成果指导教师代表、宁波市职教中心校长张国方,合作企业代表、湖州赫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潇岚三位代表分别从各自角度作了主题发言,讲述了在中职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收获体会。浙江在线总经理、总编辑李仁国对浙江省中职创新教育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作总结性讲话。鲍学军说,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七大工程”等项目,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浙江道路”。浙江省教育厅自2008年起,积极响应省政府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号召,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范围内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深化了校企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鲍学军副厅长表示,过去的传统特色工艺生存处于“草根”状态,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师徒制”,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少数工艺大师的局部改善。省中职学校组建传统特色专业课程改革团队,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使传统特色工艺的“教学”进入了正规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传统特色工艺培养了大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解决了传统工艺后继乏人的困境。最后,他希望此次展示会能促进中职学校的创新作品、特色产品与相关企业、用户之间的合作,双方能借这个机会加深了解、加强合作、共同交流,共谋发展。希望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特色专业教育,甚至是整个职业教育能够在大家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下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鲍学军副厅长一行到各展区观摩了“乒乓球陪练机器人、“雷电预警及自动保护装置”、石雕、泥塑、竹根雕等技艺表演。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副主任、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省政协办公厅副巡视员、科技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蒋静亚、丽水市副市长葛学斌等领导也到场参观,对中职学生创作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
此次展示会汇集了全省11个地市69所中职学校近300件小发明作品、40所中职学校600余件传统特色专业作品,是一场汇聚创新成果、特色专业产品的盛会。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职学校师生、企业、社会人士共4000余人到会,吸引了《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浙江、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卫视等省内外40多家知名媒体、50多位记者前来采访。
中职学生的小发明作品以实用性强、适用性突出、制作成本低的特点吸引了包括国外企业在内的300多家小微企业前来参观、洽谈。湖州赫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潇岚在展示会现场与浙江信息工程学校签订了电子节能灯具的协议,并表示以每年约20万元的代价购买学生的发明,与师生研发团队寻求长期的更深入的合作。25日上午,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学生发明的“智能化喷灌系统”亮相不久,就被中国林业科学院亚林所、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广厦天都城等科研单位和企业看中,表示了合作意向。澳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罗新华在展示会当场看中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学生制作的数控精雕工艺品兵马俑和工艺彩灯,已与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欲将工艺彩灯进行批量生产,销往海外。“乒乓球陪练机器人”、“自行车手机充电器”、“太阳能智能垃圾箱”、“GPRS远程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等作品在现场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作品被多家企业争抢,进行具体合作方式或技术转让的洽谈。
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举办创新大赛、设立学生创新基地、开设创新课程、建立省级创新教研大组、实施创新师资培训等方式开展创新教育,培育了一大批会动脑、善思考的高素质学生,“衍生”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发明专利授权,促进了小微企业的技术革新,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特色专业教育”已逐渐成为浙江省中职教育的新名片。浙江省将继续前行,不断奋进,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浙江道路”,使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