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一个风景如画、宁静、安详的城市。美丽的新安江把建德笼罩在一缕轻纱的梦中,空气清新的让人情不自禁的深呼吸。这样的氛围造就了这个城市的淳朴与纯真。8月的建德,在不同绿色层叠错落的映衬下,显得异常美丽。山明水秀,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后的沉静。2011年8月20日杭州市第二轮中小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职高专业课)聚集在新安江畔进行了为期6天的理论培训。一周的培训时间虽短暂,但内容充实丰满——从杭州市中职发展政策的解读到市职业教育教研工作的布置;从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到中职的有效课堂教学;从中职教育的目标、策略和行动到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导师和专家给学员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感悟的空间,并为学员们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会场全景
本次培训,杭州市教育局高中处宋小华副处长、杭州市职教研究室张金英主任就今后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规划给出了精到的解读,帮助学员们从政策的高度梳理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明确了近期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引发了对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层思考。
宋小华副处长就《杭州市中职发展‘十二·五’规划》
编制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和学员们进行了分享,激发了大家对于“专业建设”、“师资”、“校企合作”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如何重新树立师德形象、如何真正促进校企合作,对于学员们来讲,让原来肤浅的、稚嫩的思考逐渐变得清晰和成熟。
张金英主任的《抓住关键,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讲座,从鲁昕部长的发言引出主题,极大的鼓舞了大家对于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信心。从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解读到职业教育应对新形势下四个转型的分析,让学员们感到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有了这些理论的依据,“名师工程”的学员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及核心的价值,并产生了为之奋斗的动力。

特级教师、余姚职教中心陈雅萍老师
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课程改革,在本次培训过程中,课程改革是我们着重讨论的话题。“走出空间危机的唯一方法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空间”这是希勒说过的话。教学改革就课堂教学而言,也是一种过滤。浙江省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的陈雅萍老师——宁波职教系统的中学正教授、省特级教师,以现身说法,告诉学员们:“立足课题,为什么能让教师走向名师”。作为中职教师,要从整个中职教育的系统着眼,对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思考和实践。从课程改革、当地经济需求、专业培养方向、学生需求等等因素展开整体的思考,研究具体的程序和策略。她给学员们的几点建议,质朴、实用,让学员们受益匪浅。“过程肯定是痛苦的,但提高肯定是最快的”;“脚踏实地,勤学多问”;“持之以恒,贵在坚持”等话语已深深的烙印在大家的脑海里。
朱世光特级教师曾经说过:“教学与科研是教师行走在事业之路的两条腿,不以教学为重,则是教师丢缺本业;没有科研,教师则难以发展,更妄谈成为名师和人师”。这次培训还有幸聆听了另两位特级教师的肺腑之言。基地主持人、杭州市职教研究室周文涌特级教师,温州职业中专专业学校机械专业娄海滨特级教师,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及感悟分别和学员们分享了极其实在、操作性强的课改观点。“核心技能”、“教学项目”、“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的教育思想”这些平时大家都极其熟悉,但无法梳理清晰的概念,在他们两位朴实的讲解下象剥洋葱般被层层剖析清楚。
“职校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这个看来十分普通的话题,被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副主任朱孝平诠释得淋漓尽致。他提出职教的教学问题根源在于学生的“低水平、高分化”,指出教学内容处理的三重策略是“过滤、还原、重构”。相信没有深厚的一线教学经验是无法提炼出这样精到的观点的。
这些名师的思想与观点给学员们找到了长久以来寻找的各种问题的答案。

特级教师、温州职业中专娄海滨老师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策略是什么?行动又是什么?这是学员们一直在苦苦寻求答案的问题。这次培训中,杭州市西湖职高副校长麻来军给学员们“还原”了西湖职高的高分答案。“让低诉求的学生享受高社会价值”,西湖职高为了让“发育迟缓的各式良苗”的中职学生锐意进取,开展“容短助长,美人其美”等活动。依托课改,构建助动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课程体系;立足专业,建立唤醒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之下,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那一片土地。
杭州市中策职校的校长高志刚,则给学员们还原了学校师资建设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们拥有怎样的一支队伍”、“我们怎样依靠师资队伍推进工作”等等发人深省的问题。让学员们再一次陷入思考当中。

特级教师、金华教育局教研室朱孝平副主任
听名师专家的讲座,让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学员间的互动是激起思维火花最直接的方式。本次培训后期安排了2010届“市教坛新秀”和
“名师工程”学员共同参与研讨。杭州市职教教研室安排了四位新秀代表进行说课活动,相关学科的名师进行点评。四堂说课分别是:临安昌化职高,陈晓燕老师的《做习惯的主人》;良渚职高,孟忠花老师的《扇面式点钞法》;临安中职技校,谢巧红老师的《基本配色法》;萧一职,赵红琴老师的《电阻与电阻定律》。她们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感悟等诸多环节进行了交流分析、展示。“名师工程”学员吴俊峰、麻来军;何海霞、朱晓红;钟霄蕾;朱红霞、严加强就这四位老师的说课,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并指出了修改的建议。
不同的观点激烈碰撞,思维的火花频频迸发。每一位老师展示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学员们结合自己实践的经验从不同的纬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建议,场面异常热烈。周文涌老师最后总结发言,帮助学员们系统地梳理了说课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这种现场说课和点评,使教坛新秀们以及“名师工程”学员们在不同层面上都有了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重构中,日趋成熟起来的。这是成为“名师”的必经之路。
“解读·过滤·还原·重构”培训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用这样四个步骤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杭州美术职业学校 钟霄蕾 供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