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应邀参加了中策职校的课题结题和开题报告会,今天打开中策网站,他们已经将新闻报道放在外网上。必须承认,中策职校一年来在新领导的带领下,在竞赛、科研、师资培训、课堂教学和高职考试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昨天久违的课题开题和结题会就是最好的佐证。
偷懒一下,摘录了这篇报道,为我的博客灌水:
汇报识艰辛
点评见引领
——中策职校举行部分课题的结(开)题报告会
6月8日上午9点开始,学校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我校部分课题的结(开)题报告会,特邀专家杭州市教科所规划办金卫国主任和杭州市职业教育研究室的周文涌老师现场作了精彩的点评与指导。
本次报告会主要是对我校省教科规划课题和中职立项课题的再次梳理,叶东林老师和徐行健老师对所承担课题的研究与结题情况分别做了全面而有重点的陈述,两位专家则逐一对课题进行了精准的分析与引领。他们从题目的解读、概念的界定、内容的设计与组合、实践的操作与成效、活页的撰写与侧重,甚至图表的处理与应用等等多方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指导;对存在的不足和应该深入拓展的研究点等也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紧接在结题报告之后,则是我校已列入刚刚公布的“杭州市201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中的《基于网络课程的中职生自主学习范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的开题。在陈述了具体研究方案的基础上,两位专家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路径和结果呈现的方式等进行了推敲与解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调整思路与希望加强薄弱的具体建议。
应该说,对课题研究进行这样一次正规的论证或管理,这在我校还不多见。正是为了营造庄重的学术氛围,明确课题管理的有关事项,以促进我校后续的课题申报和研究,才召开了本次会议的。在会议中汇报者欣慰于艰辛后的收获,聆听者沉浸在点评引领的激赏中;特别是专家对研究报告与论文的区别、对文本的完善性与研究的逻辑性乃至成果的引领性等见解都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午的会议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除两位专家和主讲外,高志刚校长和包红副校长也抽空到场参与了会议的部分议程,另有7位教师共13人参加了会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