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出一个小记者采访我的实录稿,当时的问答颇有点意思,它记载了一段我真实的内心独白:
问:
关于少年时代能否深入具体地讲述经历过程?
答:少年时代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幸福的是没有电脑、没有游戏等影响我学习的因素,而且学习风气很好,老师也好。小学时我是学校乐队的主要成员,拉过二胡、敲过爵士鼓,更专业的是打“木琴”,曾获得木琴独奏二等奖。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这也可能造就了我临危不怯场的优点。痛苦的是家教很严,上了初中,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因为考进大学是第一要事。
问:你小时侯的心愿是什么?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如果心愿不是厨师,那为什么会放弃理想,而从事厨师这个行业?
答:小时候的心愿很多,我对天文学、医学很感兴趣,但是成绩并不是很好,只考进了一般的大学。但是命运并没有按照自己设想的轨迹运行,当了一名人民教师,还是一名出色的烹调师。由于我在大学的院学生会和系学生会当外联部长和文艺部长,凭着当时锻炼出来的能力,分配到学校也是出类拔萃的,到了饭店,也当上了厨师长,设计的菜和制作的菜也挺受欢迎。
问:
在烹饪这方面,你认为自己还有什么目标没有实现?
答:我的目标就是要当上中国烹饪大师,如果有机会到国外交流烹饪技艺。
问:你认为在厨师方面,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在厨师方面,影响最深的是中国烹饪大师胡忠英和陈善昌大师,他们是我的楷模。但对真正有影响的是我的启蒙师傅沈马法老前辈,现年已有85岁高龄,他除了教我技艺,更教我做人的道理。
问:在途中,你有没有想过放弃这份职业?
答:当然有这个念头,特别是学艺阶段,当刀切到手上或滚烫的油蘸到身上,就有一种强烈的厌倦感。但是师傅走过来,一边帮我包扎,一边说“这点伤,怕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好好干!”。我听进去了,也这样做了。
问:您的人生座右铭是什么?
答:天道酬勤,志在卓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