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穷与富的思考

(2019-09-28 21:03:51)
标签:

历史

杂谈

财经

文化

分类: 经济学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对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是一直围绕着获得更好地生活而努力,所谓更好地生活也就是物质文化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地满足,这就是经济,往简单里说,经济就是对物资的分配,包括了生产、分配、交易、储蓄等等活动。

如果把经济的概念微缩到一个家庭里,那就是怎么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当然这个好日子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吃穿住行,也包括学习、娱乐等等,总结一句话就是“富裕生活”。

但是怎么才能富裕起来呢?我们可以通过《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一家来分析一下:

在农村大集体的时候,孙玉厚一家人很穷,因为那时候每个人都是依靠挣公分的方式,每个劳动力出去劳动一天赚的公分是一定的,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而且一般上不足以支持两个人的生活,孙玉厚一家人只有孙玉厚和孙少安、贺秀莲三个劳动力,但是家里却有八口人,还要周济女儿女婿一家以及弟弟孙玉亭一家,所以日子过的很穷。

到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土地按照人口分到了每家每户,虽然还是三个人劳动,但是他们通过吃苦劳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所以日子有些好转,可是这仅仅是能够吃饱饭而已,但是没有钱,还不算富裕。

后来孙少安通过到县城帮人拉砖,然后又借款建了烧砖厂,同时孙少平到城市打工,又进了煤矿,家里才开始真正富裕起来,有了存款,所以家里建起了气派的石窑,在双水村这个世界,成了受人瞩目的家族。

所以,无论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资,就像上边说的,孙玉厚一家人因为之前因为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所以家庭很贫穷,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如果生产的能力不能满足于消费的需求,那么这个国家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从古代,为政者就制定了储量制度,以应对灾年或战争,现在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完全依赖国外进口,那么也意味着,将国家的命运交到了别人的手里。

另外就是对外贸易,我记得前些年,国家提出“三驾马车”的理论,所谓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拉动内需、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对外出口”,在我看来,这个理论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所谓拉动内需就是鼓励消费,属于消耗经济,只能提高经济的活跃度,推进财富的再分配,并不是创造财富,而基础设施投资是改善环境,将国家的钱分给企业,也是消耗经济,真正对国家经济有利的是出口贸易,赚国外的钱,就像前边说的,孙少安去县城拉砖,那是赚钱,自己家盖房子那是显摆,至于提高家里的饮食条件,算是改善生活,并不能为家里创造什么财富。

真正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应该是:首先是促进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就像改革开放之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粮食的产量迅速提升,解决了中国百姓的吃饭问题,之后就是出口,从早起的资源出口,到后期的半成品、成品出口,社会需要有充足的工作岗位,以及充足的人力资源。第二就是贸易,我们要想从国外进口需要的物资,要想在国际社会上站住脚跟,就需要有大量的出口赚取外汇。第三是基础设施投资,这里的基础设施投资不是建设高楼大厦,豪华的政府办公楼,而是创造更加有利于生产与贸易的条件。至于消费,是百姓们在富裕了之后自然增长的,不是政府拉动出来的,如果百姓的口袋里没有钱,谈什么消费呢?就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百姓们都饿着肚子,谁会想买新衣服、买车买房?但是进入八十年代,经济复苏,百姓收入也提升起来了,消费自然就行成了,就跟近几年横行于全世界各大商场中的“中国大妈”,既然国内的产品生产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他自然就会选择能够满足需求的地方消费。

但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家庭,如果单靠一种经济来源维持,那么这个经济体就存在很大的隐患,就像很多家庭靠一个人打工或者上班赚钱,一旦这个人生病之后,那么这个家也就塌了。国家也是如此,委内瑞拉就是现实的案例,国家经济完全依靠石油出口,在高油价的时候,国家十分富裕,实施高福利待遇,国内其他生产基本停滞,包括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完全依赖进口,可是遇到石油价格暴跌,国家财政收入锐减,政府不得不启动印钞机,所以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样,前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全球,国家的重心全部集中在重工业生产上,轻工业和农业生产落后,导致居民的生活需求无法保障,最终拖累苏联解体。

所以看待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家庭的穷富,需要综合观察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水平,需要有足够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这也是近几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火热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