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道德经》第二章,有感

(2010-07-31 13:01:40)
标签:

宗教

《道德经》

不言之教

王石

杂谈

分类: 古籍阅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们先看一下老子在这章中想要表述的内容,老子先用到的矛盾体:“美与恶(丑)、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这8对矛盾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不用“黑白、清浊......”这些其他的矛盾呢?可能这里面最难理解的是音声相合,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音与声”是同义的,但是老子在这里指的“音”应该是“音乐”的意思,是悦耳动听的。这样就容易理解多了,这8对矛盾的产生是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根据主管意向而产生的,而且对于这8对矛盾中人的主观意识中是有取舍的,会去追求美的、善的,追求有、易、长、高、音、前,而这些追求都是人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老子告诉我们,这些矛盾体都是统一的、相互转换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有就有无,有难就有易,有长就有短,有高就有低,有音就有声、有前就有后,想只取一端是徒劳的,会更加激化矛盾。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不要去刻意追求片面,在引导人们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圣人是老子后面经常谈到的人,应该是修道大成之人吧。圣人怎么做呢?效仿“道的运行”【万物作焉而不辞——道生万物,滋养万物生长,但是不去控制它,让他们自由成长】,保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态度,这也是传说中“大公无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美好结果。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王石曾经谈及的“大公有私”,万科可谓是王石一手创建的,但是王石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自己做老板,而是选择了做股份制企业,自己做职业经理人,跟其他员工一样仅有寥寥的股份,这看起来有点傻,可是如果没有股份制改革,能有今天的万科吗?另外王石自己把股份让出去了,不还是领导者吗?他的那点股份现在值几千万不成问题吧。我想这点值得那些处于发展瓶颈的私营企业多想想,何为“有无”。(这点老子在后面的“天长地久”章节中也有提及“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这章里面很容易让人误解的(也是我们最应该时刻体会的)是“处无为之事”,似乎劝导人们消极待命,可从前后来看,恐怕并非如此,要“处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无为”,不要只想着自己要得到什么、会得到什么,就像现在政府关于房地产调控一样,总想着让房价跌下来,让老百姓夸两句,这就成了“有为”了,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市场更加健康、规范,不要脱离现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读《道德经》,有感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