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提出的地产双轨制已经明确地成为现在政府解决房价的主要策略,所谓的“双轨制”是指商品房走市场化的道路,而经济适用房与限价房由政府来主导发展。经济适用房以及限价房、联租房市政府保证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
但是如何把握两方面的比例以及价格的差距呢?政府保证的对象又如何进行把握、控制?政府如何控制市场准入?
现在各地政府频频提出要将限价房的售价控制在同地段同质商品房的85%左右,另外开发商可以根据楼层、朝向等因素可以在5%~10%之间进行调整,但是具体的价格由谁来进行监督?由政府官员还是购房者?招标时候的限价房参考的是招标时期的商品房市场价还是预测未来的市场价格?
限价房既然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如何控制限价房的市场流通?不会成为炒房者新的目标?
同时我看了很多限价房的招标公告,发现了限价房依然是在保证政府的利润的基础上开展的,期望让开发商为社会贡献利润,从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存在很多问题,既然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问题,政府除了政策上的主导外,也应该降低一下土地出让金,真正让价格上存在一定的空间,否则,限价房将成为房价持续上升的有效支撑,例如现在市场价格为7000的项目,如果周围的限价房已经达到6300多,而且不能充分满足周边的购房需求,则开发商的房价上升将会成为必然。
限价房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购房者也对限价房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政府能够让这两条轨道顺利通行,两个市场都能健康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