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几个朋友一起聊天,因为都是房地产行业内的人,所以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交流了一些看法,特别是现在房价居高不下、百姓怨声载道。政府应该如何调控房地产市场?
大家普遍的看法是,现在政府希望通过经济适用房的方式来给房地产市场降温,说白了也就是拉低价格,但是政府却不想损失太多的财政收入,所以导致了现在很多地方的经济适用房无法真正给老百姓“解渴”;另外就是国家对土地的控制越来越严,导致很多开发商无地开发,所以政府一旦拿出土地,大家都拼命抢,致使地价倍增,所以降价就无从谈起。
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谈到一个大胆的想法,“政府为什么不能建一个“贫民区”呢?”,每一个城市划定一个大的居住区域,进行大面积的“廉价房”建设,相信很多城市都有经济不发达,地价比较低的区域,比如说青岛,政府完全可以在沧口或者李村,划定一个大的居住区,政府免费供应土地,让开发商限价销售,普通商品房现在的土建成本才多少?每平米800多元已经足够了,加上所有的手续费用,1200元限价肯定有开发商干,至于其它配套设施从简,距离市区再远一些也可以,无非政府出面协调教育、公交等部门进行相关的生活配套,在青岛供应10万~30万套房子,完全可以满足青岛本地居民的住房需求,房屋产权由政府和购房者共有,只要没有其他房产都可以来买,(实在买不起,也可以从政府手里低价租)但是你这里的房子没有处理就不允许在其他地方购房,另外这里的房子要处理必须由政府收购,不能私自买卖(这样政府可以控制住这里的房价)。然后把其他地方的土地放开,只要开发商敢开发,你就让他开发,土地尽情交易,老百姓也随意买卖,但是涨价、跌价,你也不要再埋怨政府,如果嫌房价高,你就到“贫民区”。
要让“贫民”有安居乐业,“富人”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活,只要你有钱,你可以住1万平米的,只要有人买,房子卖到100万每平米更好,当然政府也可以收取一些合理的税,让“富人”们享受的时候,给国家多做一些贡献也无可厚非,但是对“穷人”尽量宽松一些,在税收上要尽量实现“差别对待”。
不要像现在,搞得“经济房”也不“经济”,位置优越、配套高档、价格不低、买到不宜,我想中国的老百姓也不要总埋怨,既然是“贫民”,戴上“贫民”的帽子又有何妨?但是政府要想办法让“贫民”们能够享受“贫民”的“待遇”,而且“贫民”不要让政府来决定,又是“排队”,又是“摇号”,还有“论资排辈”,何苦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