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2023-05-08 09:59:11)
标签:

明光村

蓟门烟树

西土城沟

小月河

健德门

分类: 国内旅游——主题记录专栏
  元大都遗址作为北京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和实物遗存,以城墙遗迹和土城沟为景区主体,修建了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个全长9公里的狭长公园,跨越了北京市的海淀和朝阳两个大区,是北京城里最大的城市带状公园。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现存的元大都城墙遗址,保存最完整的部分,南起明光桥,向北经北三环蓟门桥至学知桥,再向东折转直到京藏高速健德门桥,属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海淀段)。我们现今熟悉的地名“西土城”和“北土城”即由此而得名。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土山包,它可是北京历史重要一部分,曾经的元大都保护屏障,围绕着这道屏障的护城河,水务部门标志“土城沟”,人们更愿意称之“小月河”,亦在京城水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呦!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说来有些惭愧,曾经在距离西土城沟2公里左右的地界居住了10多年时间(2010年以前),竟未曾留意这一古迹的存在,也许人总是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吧!在此期间,政府对土城逐步进行保护性建设——室外组雕、人工湿地、观景平台等,2006年,元大都城墙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伴随着历史的见证物,生活了这么多年!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以元大都土城现存西段城墙遗迹最南端为起点(上图是地标建筑)开启寻迹之旅,从学院南路明光桥下走西土城路人行便道向北进入遗址公园,率先登临土城之上——脚踏这历经700多年风雨的不凡之地,恍若穿越历史!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顺着公园设置的简易石阶蜿蜒上至土城顶部,再沿着隐匿于茂密灌木中的砖石小路步入南端城台,凭栏远眺——南边是明光桥上、下穿梭往来的车流+桥两侧林立高楼,向北则是土城遗迹静寂的丛林小径,无声地诉说着昔日辉煌,古今相隔,不禁心生感慨!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自南端城台往北不远,即是现存元大都护城河的起点——上图2中碑的另一面刻有00标注(见下图2右下角处),水务部门的官方称谓:西土城沟。河道端头可见2个暗沟,侧方有2个出水口,湍急的水流注入土城沟中。立足河边,寻迹水系思路首先提出的关键问题:水的来源是哪里?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公园未找到暗沟出口连通何处的说明,只能网络寻求答案:水源经地下暗管取自转河的文慧桥附近,桥西北角河边有个小木屋(见上图3左侧,去年寻迹转河时拍摄),内设水闸,将水引向土城沟。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针对元大都护城河“土城沟”与“小月河”的称谓问题,也特意进行了实地考察,经官方认定的“小月河”起点在健德桥以北的祁家豁子城市森林公园附近,从此一路向北延伸,最终汇入清河——北京水务立碑上一面刻有小月河字样(下图1右下角),另一面刻有00标注(下图2)。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结合网络有关小月河的信息判断,这段河道应属于小月河故道——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河流,清河南部的主要支流,随着元大都的兴建,由人工渠与自然冲积沟形成的古河道,已静静流淌了七百多年。最初源于德胜门外关厢,沿德昌公路西侧,经马甸、小关、卧虎桥、九间房、双泉堡等地,于清河镇东南注入清河。上世纪八十年代河道治理,将原小月河与西北土城沟组合贯通(即:水源取自土城沟),使得“小月河”的称谓与土城沟联系起来,可能“小月河”比“土城沟”要好听吧,人们喜欢称元大都的护城河为小月河啦!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言归正传——从西土城沟起点处北行,可见城垣遗址下一座小亭,亭中有一石碑,记载着元大都古老城墙的前世今生。经历了700多年的沧桑巨变,当年巍峨的城垣如今看上去就是一个大土堆,此时此刻,再次被北京这座内涵丰富的城市所打动,许多看似平常的东东都有故事呦!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从明光村到学知桥这段南北走向的遗址应该是相对较为连续的,狭长的公园夹在东、西两侧西土城路中间,在川流不息车流中静静流淌的护城河水,营造出闹中取静的良好环境!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土城墙到蓟门桥附近中断,可走河边步道从桥下穿过继续前行,过桥后回望——河东岸树影婆娑,西岸都市喧嚣,京城特有的风情画面再次展现,公园介绍上命名这一区域为古城新趣,很贴切!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古城新趣观河畔风景后,再登至土城之上,穿越茂密的树丛往北走,即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元末,明军攻陷大都后,将元大都北侧城墙南移5里建设新的城池,使得蓟门烟树碑所在的这一段城墙逐渐荒废。城墙为夯土构建,遗址上树木不断生长,日渐茂盛,遂被后人冠以“蓟门烟树”之景。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蓟门烟树碑为汉白玉石质长方形,碑基为须弥座,饰以莲花浮云。据传原建于黄亭子(至今仍有黄亭子的地名)之中,1900年亭毁,石碑暴露于外,石碑正面为乾隆所书“蓟门烟树”四字。御碑平台南侧下面是一段修复的城墙和城门,北边有历代文人咏“蓟门烟树”诗句碑廊和碑刻浮雕,用以描绘当年这里的秀美风光,是元土城遗址公园一处很有特色的景点。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蓟门烟树景点北边就是学知桥,桥下地铁十号线的站名叫西土城站,护城河在此折转向东,元大都城垣遗址西土城段的游览就此结束,进入北土城地界啦!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东行的护城河北侧道路是北土城西路,河边水务部门的石碑显示依旧为西土城沟(不是北土城沟哈,见上图3),河道的形态与西土城那边也略有不同,没有了高高的水泥堤坝墙和金属围栏,两岸植被茂密,环境更加贴近自然、舒适宜人!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公园的基础设施也完善许多,精致的园林风格造景,嵌入河道中的船型观景台,还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色介绍,如此清新静谧的水景,令人赏心悦目!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遗址公园北土城(海淀段)的核心地域(花园路以西)建有一组大型群雕“大都盛典”——雕像中心是元世祖忽必烈和他乘坐的“象辇”,两边为功臣武将,体现大元帝国初建时的磅礴气势和独特威严;主雕塑两侧还有壁画,东边的反映了大都建成时庆典盛况,西面则彰显壮美大都城是各族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群雕中有一组以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塑像+元大都城地图为主题——展示开元勋臣刘秉忠在元初对政治体系、典章制度的设定发挥的重大作用,尤其是他在元大都设计和营建上的贡献,堪称古代都城建设的杰作,奠定了北京最初的城市雏形。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从大都建典群雕继续向东行,过了花园路,见到了隐藏在公园一个角落里的元大都水关遗迹——据介绍,元大都建城前,进行了周密的给排水设施规划(应为郭守敬所作),文献记载有七条泄水渠,在现遗址中发现了三处,花园路东南角的这个(上图1)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如今通过整治,以溪流的形式使水关与公园水系密切关联,成为遗址展示景观区,命名为“水关新意”。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鞍缰盛世——元代被誉为马背上得天下,在牡丹园路口的西南地带,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地形起伏变化,营造了蒙古草原的自然风貌,并以姿态各异的骏马雕塑紧扣主题。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过牡丹园路口再向东一直到健德桥,这段区域内虽未有命名的特色景点,但园区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吸引人们选择在此展示各自吹拉弹唱技能,仿佛走进乐器演奏排练场!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为躲清静,顺着土城台阶在城墙上行走,惊奇地发现这段城墙顶部没有铺设砖石小路,仅有窄窄的土道儿,不过由此可以真切地认识到夯土城墙的坚固,感受历史沧桑意境!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终点在健德桥西南的水闸(上图2),归北京河湖管理处土城管理所管辖,根据水务部门标志碑判断(下图3:土城沟汇入坝河),水闸应该将西土城沟的水(来自转河)分别向北引向小月河和健德桥东南的东土城沟(下图2)。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寻迹京城水系(五)——元大都的护城河(海淀段)
  全长10.3公里的土城沟,虽说在海淀段只有4.7公里,但为了探寻它的“来龙去脉”,分三次徒步才完成(2022.6.20+2023.4.15+2023.4.17),下一目标——元大都的护城河(朝阳段),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