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2022-10-09 19:40:56)
标签:

北展后湖

高梁桥

文慧桥

联慧路

冰窖口胡同

分类: 国内旅游——主题记录专栏
  转河在北京城西北部,是一条人工河流,起点是北展后湖节制闸,向北绕行西直门火车站,在积水潭桥西松林闸处汇入北护城河,全长3.7公里,是北环水系的一部分。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转河在京城名气不大,却是经历曲折——高梁河(也称南长河)原来是向东直接与北护城河西端相连的,1905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选址西直门为火车站,故将河道改线,把原高粱桥以东的河道改向北折行了一公里,绕过西直门车站,再向南与北护城河西端相接,形成“几”字形,被人们称为转河。1977年2月起,对北护城河上段进行了治理,此时将转河盖上盖子,成为暗河。直到2002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时,又重新挖开河道,建船闸、跨河桥,使转河重建天日,改造成如今的模样,2003年正式完工。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转河是把直接流入北护城河的高粱河人为加出一个“几”字形,其河畔标识牌显示:起点:北展后湖,终点:冰窖口,长度:3.7公里,与探索过程中的认识有些偏差,在此揭示一下吧!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偏差一:转河的起点应该是高粱桥(西直门附近),而非北展后湖——因为1905年前是没有转河的,但是有高粱桥,桥下的高粱河由此入北护城河,因修京张铁路挖的新河道是从高粱桥东侧开挖的,所以高粱桥才是转河的起点。权威部门界定转河起点为北展后湖,大概率是因这里设有南长河(高梁河)终点的控制闸(图3矗立于此处的石碑标识东向是转河,向西则是南长河),因而把从北展后湖到高粱桥的南长河并入转河啦!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上面三张图为北展后湖河闸东侧至高梁桥这段河道的风景——杨柳依依,碧水潺潺的宜人环境,是附近居民悠闲垂钓、纳凉散步的绝佳之地!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偏差二:转河的终点实际上位于积水潭桥东边距离松林闸(北护城河控制闸)不远处的一座路桥下,这里是北护城河与转河的交汇处,只是北向通往冰窖口胡同的河道从一个居民小区穿行而过,无沿河步道供游客行走。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从德胜门西滨河路的北护城河与转河交汇处向西走到积水潭桥拐弯往北,走百米左右可看到转河从一苗寨风格的骑河楼下流出小区,穿过新街口外大街,向西延伸而去,河道北边的道路即是冰窖口胡同,官方标识以此作为转河终点,想必是小区内那段河道的管理不属于水务部门吧!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经以上”纠偏“阐述,后续本博文将按”几“字形笔画顺序(从左到右)记述探寻旅途见闻——因河道中间在交通大学路附近设有隔断墙无法通行,只有3.7公里的转河徒步过程仍需分几次完成(2022.9.22+2022.9.24+2022.10.6)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先走“几”字转河的“丿”部分——笔画的末端位于高梁桥(上图1,高梁桥历史变迁曾于2019年京城大运河轨迹的博文中有详尽记述),从这里先往东一小段,然后向北,河道两侧水草葱郁,林木茂盛,养眼的原生态景致!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从高梁桥北侧的娘娘庙路岸堤有石阶可抵达河道旁小路上,在这里,竟然惊喜地发现——这段转河没有混凝土硬底,河岸没有硬化护坡,也未设隔开人与河水的护栏,完全是原始的自然河流状态,充满野趣!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丛林中蜿蜒滨河小径上的跨河小桥、河边怡然自得的垂钓者(下图1)、与河道并行而立城铁13号线高架桥上穿梭往来列车传来的阵阵轰鸣声,构成一幅独特的都市风光图景!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经查资料得知,这段僻静之处的“转河”,还是北京市西城区和海淀区的边界,河水的内侧属于西城区,外侧属于海淀区,站在跨河小桥上——向北看,是附近海淀区交大的小区楼盘(上图3),南向眺望,透过繁茂树梢西直门一带地标“凯德mall”的身影(上图4)!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河道旁边还有两个醒目的庞然大物——圆圆的碉堡式建筑,据说是当年傅作义为保卫西直门火车站而修建的,北京和平解放了,自然也就废弃成为文物喽!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这段转河生态河道不长,也就1公里左右,在交通大学路与娘娘庙路附近设有封闭挡墙,无法继续沿河前行,挡墙内应该是京张铁路区域,墙外有条向北的公路通往学院南路(2022.9.22)。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跨河铁路挡墙边有一小桥,通往其另一侧河堤路——这条路处于城铁13号线高架桥下方,也有通往河边小径的石阶,走这条路返回高梁桥,途中可以体会换一个角度欣赏转河风景哦(2022.10.6)!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铁路挡墙隔离带另一侧,同样的墙边跨河小桥,转河河道的形态却发生了改变,两侧是高高的水泥堤坝墙,放眼望去,感觉像是个水渠,好在有沿墙的垂挂绿植和亲水平台点缀,营造出一派绿墙水景交融市井河畔风情(2022.9.24)!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从铁路挡墙处沿河东行不远就是西直门外大街上的文慧桥了,这段河道是“几”字转河“一”部分,过桥后的水道即开始向南折转啦!(上图4:在文慧桥附近向南看的河道)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从文慧桥向南到联慧路西口的河道基本与西直门外大街平行,进入“几”字转河的右半段了——河道周边建设有卵石雕塑壁、下沉广场、亲水平台、绿地景观文化墙等,特别是下沉广场,如今已经成为垂钓和游野泳的平台,哈哈!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南下的转河水在联慧路西口处再次转向,往东直奔北护城河——从这里到文慧园西路的河道两侧滨河廊道近期正在封闭整修,无法近水行走,只能远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以“历代龙韵”为主题的雕塑墙,雕刻有56条形态各异的龙!(上图3)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过了文慧园西路路口继续向东,河道不再是修葺中的杂乱状态,展现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垂柳摇曳接向水面,映衬着碧水蓝天下的婆娑倒影,很有一些小清新的文艺味道!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沿河种植有攀岩藤蔓和水生植物,通过垂直绿化遮挡灰暗的混凝土岸墙,岸边间隔不远就会有供人赏景休憩的亭廊式观景台,附近社区的居民可在花藤架下随意闲坐小聚,或是吹拉弹唱、引吭高歌!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与转河紧邻相伴的联慧路在临近新街口外大街一公里多的地方改名为滨河路,水道北侧是一个绿荫环抱的狭长形河畔公园,漂亮的景观灯,典雅的路边背景墙造型,可谓转河串起的生态景观长廊!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寻迹京城水系(二)——转河
  长度仅仅3.7公里的转河,途经人员密集的居民小区,穿越现代化的铁路线和高架桥,在喧嚣的市中心区域,城市建设者们因地制宜,打造出如今秀丽的河畔风光——既有天然形态河道的乡野风格景致,也有亲民滨水廊台的水岸娱乐风情,是一条小众而不失美丽的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