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20-02-28 14:45:15)
标签:

太湖

阖闾城遗址

江南水弄堂

清名桥

南下塘街

分类: 国内旅游——主题记录专栏

       提起无锡,首先令人想到的往往是太湖,记忆中,上一次去无锡是大学期间利用上海实习空闲前往,近四十年前的事情了,当年在太湖鼋头渚拍摄的照片让我重拾旧日往事、感叹时光如梭的同时,也激发了看看今日无锡的强大动力,策划攻略时特将无锡古运河作为寻觅京杭大运河旅程的重要一站啦!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虽说是以探寻古运河为主要目标,但到了无锡在太湖边上走一走也是必须的哟!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为了避开太湖主景区--鼋头渚拥挤的旅游大军,我们选择太湖西边的梅梁湖一带,站在湖边隔湖远望,隐约可见鼋头渚景区的轮廓,据介绍,鼋头渚是因巨石突入太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不知道是不是从这个角度看,呵呵!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这里亦称十八湾风光带,不仅可以品味烟波浩淼的太湖圣境,还有绿草、亭桥相伴的清幽恬静的湿地风光,以及不远处绿树环抱,连绵起伏的山峦,湖光山色,一条亲近自然的靓丽风景线!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在这层峦叠嶂的山岭中,还隐藏着一处历史遗迹——吴都阖闾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阖闾城遗址是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的都城,该城始建于阖闾元年(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这里有个颇具规模的博物馆,通过历史介绍、文物展示、3D影片、多媒体互动体验等环节,展示了古吴国的历史沿革和阖闾城遗址考古过程、保护现状,重点呈现了吴王阖闾励精图治,发奋强国、勤廉恤民,任人唯贤的精神,再现了春秋吴国的精彩篇章。遗憾的是我们到那里时是周一闭馆日,未能入内参观!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离博物馆不远山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龙山石冢”,据标识牌介绍,这座山叫龙山,春秋时代吴国大夫伍子胥在位于太湖之滨龙山山脊延绵至惠山20多华里修筑了石城,是“阖闾大城”(位于今苏州市)的卫城,体现伍子胥构建战略防御体系的军事思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末,三千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在梅里建勾吴国,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就率领民众开凿了伯渎河。历史上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这条河,可见这条河当时不仅是在交通和农业灌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军事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实际上历史上公认的古运河,是由吴国的末代君王夫差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邗沟。夫差开凿这条运河的目的并不是如他先祖太伯那样用于农田水利,而是为了称霸,北伐齐国。吴国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实现长江与淮河贯通。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邗沟作为大运河江南一段的重要河道,为中国东部地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造就了包括无锡在内的诸多历史文化名城!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它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这段河道——江南古运河无锡城区段也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从有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江南运河水乡文化。在无锡能够一览这种江南水乡生活画的最佳角度,当然首选无锡城内的清名桥一带啦!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在无锡人的心目中,清名桥是古老运河历史的符号、繁荣的象征、文化的缩影。在清名桥下生活的运河人家安逸、自足,这也许就是悠悠古运河带给他们的那种自信与满足吧!他们在极普通的生活中回味着过去,感受着当下,也可以说清名桥是一个体味运河千百年文化遗存的窗口。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清名桥景区古运河两岸的水弄堂是无锡最具特色的水乡风景,两边沿河民居高低错落,既有院落式、竹筒式、独立式的枕河人家,又有石库门商贾别墅,粉墙黛瓦,前店后坊,家家都有水码头!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景区标志性建筑——清名桥坐落在呈两条"丫"型布局的古运河与伯渎河交汇处,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两岸地势高度关系,东西石阶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距清名桥不远的这座挂着小阳伞的桥叫大公桥,1930年竣工,该桥是当时工商业巨子荣德生(荣毅仁父亲)、荣宗敬兄弟动用“千桥会”的善款全力赞助建造的,因当时荣氏有大公图书馆,于是便把这座桥命名为大公桥。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架设于最古老的人工河——伯渎河上这座桥名曰伯渎桥,始建于清末,是由地方窑业、茶楼业主等捐款建造的,它俯卧伯渎河,与清名桥相望,左右呼应,历经百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古运河“水弄堂”,有两条老街相伴——南长街和南下塘街,相对于南长街的“热情奔放”,我更喜欢南下塘街的“清幽古朴”,反映无锡元素的传统饮食和特色商业,还原“江南水弄堂”的水乡生活。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徜徉于狭窄的古老街巷,脚下是刻满岁月印记的青石板路,浏览历史建筑遗迹,既有年代久远的民宅,也有各种民俗客栈、工艺店铺等,给人带来静谧脱俗之感的江南特色老街!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清名桥景区外不远处小弄堂里不起眼的小饭馆也要提一下啦!这里的清蒸太湖白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还有当地特有的青菜名字叫金花菜,江南一带家喻户晓的蔬菜,因其花朵为金黄色而得名,不知是何种佐料清炒而成,口感鲜嫩清爽,原生态江南特色菜,赞!饭后运河边观赏夜景,惬意享受哦!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2019年自驾寻觅京杭大运河遗迹(八)——无锡古运河
    无锡清名桥景区——桨声、灯影、古桥、民居,构成了一幅最纯粹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图”,沿岸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悠悠古运河水,凝聚了无锡三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交织着水乡和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面向太湖的龙山阖闾城遗址,述说发生在春秋时代吴国历史故事,通过旅行增长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无锡古运河探秘之旅——故地重游,不虚此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