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的困惑解读(石老师修改版)
这个星期在安徽金寨出差,主要去了古碑镇和汤家汇镇。这两个处在山脉之间的农村小镇正经历着城镇化建设,道路边上新建了或新建着统一规划的三层楼房,了解到山区农村现在也能实现水电网三通,让我确确实实感受到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次来到这边主要进行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数字化方面的调研,在走访了古碑镇两所中心小学、一所教学点,汤家汇镇一所中心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教学点,看了南溪镇希望小学(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之后,我觉得农村学校(至少是安徽山区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最严峻的问题是农村教师问题。
今天和汤家汇镇中心中学的石老师一起共同讨论农村教育问题,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作为农村一线教师提出很多困惑和观点,对我很有启发,很多是在实际教学中遇到问题,也平时没有太多关注的问题。
一、教师聘任制改革遇到的阻碍
农村学校除了教师老龄化、教师配置不足、缺乏音体美专业教师的问题之外,还面临着如何留住骨干教师的问题,如何让同学校、同年级教育均衡的问题。人往高处走,只要有机会,农村学校一些年轻骨干的教师还是想通过考试调离农村,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教育差距。汤家汇镇中学去年9月份尝试实行“教师聘用制”,即“学校聘班主任、班主任聘班级任课教师”,从而解决学校自身的教育均衡,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进而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然而,实施这个尝试却遇到很多困难,农村学校有他自身的特点,教师之间工作和生活都在一起,聘谁不聘谁就会影响到平时的人际关系问题等。另外,如何安排那些未被聘用的教师也成为难题,石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安排这些老师作为辅导员,作课外指导和辅导学生的作业,安排学生的生活等,因为农村学校的工作,除了教学,还有很多工作。如何实施和改进值得深入讨论。
二、惩罚与体罚的差别,教师如何管学生
石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现在很困惑的问题是如何管教学生。作为教师,学生犯了错误,能通过说服教育当然更好,但成人尚不能做到仅仅说教来改正,何况懵懂的孩子,要不要管教,怎么管教?却让老师们非常为难。由于网络上曝光一些老师体罚学生的事件,现在明文规定老师不能体罚学生,实际上,老师们不仅不能体罚,即使言语太重,或者在学校里有磕磕碰碰,家长都会找到学校理论,学校为此也很被动,无形中成了弱势群体。因为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家长都会极为呵护,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对那些难以管教的孩子,老师宁愿迁就也不愿意因为好意的批评惩罚惹上麻烦。当然,那种造成学生身体伤害的行为是体罚,应该禁止,石老师问,那用戒尺打学生掌心几下算不算?老师不能打学生,但学生敢打老师了(最近一期《变形记》中情景)!更有甚者认为给学生批改作业打“叉”就会否定和伤害学生,惩罚与体罚的界限与差别该如何划分,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如何管教,现在很多老师都在困惑中。
三、农村暑假学生和老师都在做什么
安徽金寨虽然近年来在快速发展,但毕竟还在山区,出去打工的父母依旧很多,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还有学校看管,一旦周六日、寒假尤其暑假,这些孩子便彻底“自由”,学业无人辅导自然不必说,有时安全都会成为问题,比如暑假里学生溺水现象,大都是农村留守儿童。而另一方面,因为政府规定公办学校老师不能给学生补课,老师们在假期只能钓鱼休闲,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收入很低,也很少外出旅行,很多老师就在赋闲在家。在石老师看来,现在农村家庭已经不再缺钱,缺的是教育。即便是家庭贫困学生也会得到补助,现在公办教师不能补课,暑期大学生留在城里打工锻炼,而农村的孩子却没有任何补习的机会,农村孩子在没有父母看管辅导学习上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业水平,减少安全事故呢?
四、应该鼓励集中办学
在谈到撤点并校政策时,石老师和另外的一位老师觉得应该鼓励集中办学。在来汤家汇镇的路上,搭载的老婆婆带着两个小学生,她说现在南溪镇上租房子陪读,一个月房租100多,总体花销一年要2000左右。石老师说汤家汇镇上也有些陪读家庭。于是我们就谈到了撤点并校造成村小撤掉,很多家庭面临上学远、上学贵的问题。但是石老师他们却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就像我这次调研的两个村小,一个只有6个学生1位老师,一个只有2个学生4个幼儿1位老师,这些孩子都在一个教室里进行复式教学,更有甚者只有1个老师和1个学生。石老师说,这些孩子虽然可以就近入学了,但是他们开设的课程不齐,也不能比较不同老师上课的区别,同学关系简单缺乏正常的人际关系,从长远来看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因此他觉得应该鼓励集中办学,首先应该进一步改善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集中师资开齐开好所有课程,提高住宿条件配备生活老师,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给家庭一定补助,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鼓励孩子在镇上接受更好地教育,这样更有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
五、课程改革如何发动老师参与
今天上午走访汤家汇镇中学是,发现石老师上课采用了分组讨论试教学,于是聊起这个话题。他说金寨县也提出进行课程改革,但是老师参与度并不高,主要现在城市三个学校尝试然后向农村推广,而且进行尝试的学校也是低年级的在进行,一点点地探索,没有进行大规模地推动。一方面,农村老教师比较多,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很难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另一方面,课程改革还没有探索出比较易于掌握的方式,现在年轻的老师虽然在尝试,也觉得对发动学生主动性有帮助,但是具体效果还不能进行评价。课程改革已经提出了很长时间,但是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并不能很快的渗透到每个教育工作者,这个改变只能是渐进的,根据实际进行改变的,如何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将需要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大变革。
六、教育资源数字化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我将要写一份一万字以上的调研报告,所以内容暂时保密,卖个关子,且听以后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